光之益7月前
1、擂琴艺术创始人 王殿玉 擂琴艺术创始人 王殿玉 王殿玉,盲人艺术家、民族器乐演奏家、擂琴艺术创始人,中国声乐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1899年农历9月8日,王殿玉降生在山东郓城一个贫苦家庭里。他幼年丧母,不久父亲也因病去世。6岁那年患上天花,因无钱医治,导致双目失明。十二岁拜于光文为师学坠琴、三弦和演、唱琴书。十八岁以独自拉戏卖艺为生。 王殿玉二十岁开始出名,在上海、武汉、南京、重庆、桂林、济南、天津、北京等四十多个大中城市演出,名扬全国,被誉为“希有之奇才、罕见之绝技,丝弦圣手”。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在坠琴的基础上,为加强演奏效果,他潜心琢磨,对坠琴进行了改造,对自己使用的乐器进行不断的改造,加高琴杆,加长弓子,加粗弓毛,扩大了音域,创造出一种长琴杆、铜质大琴筒、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似人声高近两米的丝弦乐器,1957年定名“大雷”,又称“擂琴”。 王殿玉的代表曲目有《笙管合奏》、《鸡鸣犬吠》、《胜利锣鼓》,仿拉王人美唱的《渔光曲》、德沃夏克的小提琴曲《谐谑曲》,谭鑫培的《卖马》、刘鸿声的《斩子》、汪笑侬的《朱买臣休妻》、梅兰芳的《风还巢》、《贵妃醉酒》、余叔岩的《空城记》、马连良的《借东凤》、程砚秋的《碧玉簪》、白玉霜的《玉堂春》,新凤霞的《刘巧儿》、刘宝全的《战长沙》等数十种类别、一百多出戏的唱段。 1951年,王殿玉加入天津“红风曲艺社”的工作,1953年获得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优秀演出奖。同年转入天津市曲艺工作团。 1964年11月28日,王殿玉病故于天津。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7: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3
00:00 / 0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05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知天1月前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日本著名小提琴大师 西崎崇子 演奏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中国音乐的瑰宝,以其委婉动人的旋律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听众。 到目前为止,《梁祝》的演奏有三个公认的经典版本,即俞丽拿(首演)、西崎崇子和吕思清的演出版本。而在众多演绎《梁祝》的小提琴家中,日本小提琴大师西崎崇子以其独特的音乐感悟和极富感染力的演奏,被誉为最具情感深度的演奏者之一。她在演绎《梁祝》时,将中式情感与西方演奏技艺完美融合,音色细腻圆润,节奏流畅自然,每一个音符都包含对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爱情的深刻理解,令人动容。 西崎崇子不仅技艺精湛,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国际推广中。作为第一位录制《梁祝》并在全球范围发行的国际小提琴家,她让世界听见了这首东方旋律的魅力。她多次在国际舞台演奏《梁祝》,并积极介绍其背后的中国文化故事,极大推广了中国音乐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如今已年逾80高龄的西崎崇子,虽已渐少登台,但仍活跃于小提琴艺术的推广与中日文化交流事业中。她持续关注音乐教育,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小提琴演奏人才,并积极参与《梁祝》等中国作品的推广活动。她一生对音乐的执着和对中日友谊的深厚情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敬重与喜爱。 #小提琴演奏 #大提琴演奏 #家有琴童
00:00 / 2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8
00:00 / 08: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9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