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拾陆2周前
好吧摊牌了,我昨天夜里带到肯德基的就是这本书,这是陀爷没写完的小说,但同时也是王小波认为最好的一本小说。 童年的创伤不是一场大雨,而是弥漫一生的潮湿。这本书就是女主从卑微、敏感、讨好型人格的人一步步蜕变的故事,从需要被人拯救到企图拯救别人,就是从被动到主动把握生命主动权的最好的证明。 小说主要描写了女主角涅朵奇卡的人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她都遭遇一种极致、甚至畸形的情感关系,这三段关系塑造了她破碎又早熟的灵魂。 第一段是与继父叶菲莫夫的悲剧,这也是全书最浓墨重彩、最具陀氏风格的部分。他为了讨好继父,把母亲给她买东西的钱给了她的继父,这段我真的要被气死。 第二段是与公爵小姐卡嘉的热烈情谊,是小说中最有温度的部分。它超越了普通的友谊,更像是一种灵魂的救赎。这是涅朵奇卡第一次体验到了被需要、被珍视的平等之爱。 第三段展现了涅朵奇卡开始从被动的受害者,转向试图去理解和拯救他人的角色。女主人公试图整合自己破碎的过去,在混乱中寻找自己的道路。 小说的中断,让涅朵奇卡永远成为了一个谜。但这种“未完成”,恰恰成了小说最深刻的一部分。它迫使读者参与到创作中,用自己的理解和人生经验去为涅朵奇卡续写未来。它不再只是一个19世纪的故事,而成了一个关于成长、创伤与救赎的寓言。每一个在童年受过伤,在成长中挣扎的人,或许都能在涅朵奇卡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该去往何方。或许,这就是陀爷赋予本书的意义吧!#好书发现官 #读书成长 #看书 #书籍推荐 #读书笔记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读书 #情感 #婚姻 《亲密关系》:在关系里修行,在爱里完整 《亲密关系》里藏着最戳心的真相:我们走进情感、步入婚姻、组建家庭,从来都不是为了找个人满足期待,而是借这段关系,完成一场自我的修行。 刚陷入情感时,我们都活在"月晕现象"里。把对方当成弥补童年遗憾的理想原型,他的优点被无限放大,连缺点都透着可爱。可热恋的滤镜总会褪色,当他忘了纪念日,当她为家务抱怨,幻灭期就来了。我们开始争吵、冷战,用权力斗争逼对方妥协。 婚姻里最致命的,从来不是争吵本身,而是我们用期望铺就的地狱之路。多少人把"他该懂我""她该迁就我"当成理所当然,却忘了伴侣不是我们快乐与否的责任人。 家庭的温度,终究取决于两颗成熟的心。很多人在家庭里扮演着受害者、迫害者或拯救者的角色:为家务委屈的妻子成了受害者,为成绩指责孩子的父母成了迫害者,过度牺牲自我的伴侣成了拯救者。可书中早就点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百分之百负责,家庭不是谁单方面的付出场,而是共同成长的平台。当我们放下"改造对方"的执念,接纳彼此的不完美,把为家人做事当成享受而非负担,家才会真正成为温暖的归宿。 情感里的眼泪,婚姻中的磨合,家庭中的琐碎,从来都不是对爱的消耗,而是让我们成为更完整的自己。毕竟,最好的亲密关系不是彼此满分,而是借由对方,看见满分的自己。 #家庭 #中年妇女要读书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