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真4月前
从大山到大海,我们出发了。从古田北坐高铁途经上海,做短暂的停留,感受一线城市的魅力与人潮涌动。 为了给自己预留好时间,我们提前了两天出发。这次出行的目的地是浙江舟山嵊泗黄龙岛,在嵊泗岛停留了两夜。 出发黄龙岛那天下雨了,好在雨不算大,船没有停运,我们如期登上小岛。理想岛团队的小妹妹在港口接应我们,她说接我们的出租车是岛上唯一一辆,小岛和很多村庄一样面临人口流失。 我们到的第二天上午,天气放晴,跟着大家一起到小岛上的南港村,这个渔村人口最多的时候达到1万多人,是岛上最大的村子。现在传统渔业的衰退,加上岛上生活的不便,人口流失,剩下2000人左右,我们到的时候,正值小岛休渔期,渔民们缝缝补补的不止是生活,还有下一次开渔节时的希望。 我们受理想岛团队邀请,参与小岛生活艺术季活动。钱老师团队在理想岛发起了一场小岛共建计划,通过艺术创作、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激活小岛的自然与人文潜力。这与我们目前在乡村做的事不谋而合。 这次论坛上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乡村创业团队。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在全国各地已悄然的遍地开花了,而不管是小岛的发展,还是乡村。我们都在用行动去寻求一种更生态、自然、艺术的生活方式。 艺术是激活乡村最好的媒介,而未来,从海洋到陆地,我们将在跨界与共生中生长,我们的时代,便是最好的时代。#乡村生活 #我们的理想岛#乡村振兴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6: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漫游绍兴 大年初一,在这个本该归家的日子,我却突发奇想,决定出发。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坐绿皮火车,又恰逢春运,网上流传的那些“神图”让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和紧张。 到了车站才知道,绿皮火车下了站台,登车前还得再查验一次身份证。好不容易上了车厢,又因为标识陌生,加上我近视,兜兜转转就是找不到座位。最后还是一位热心肠的老大爷为我指点迷津。 车上人不多,各色方言交织在一起,背景音是一直循环的“呼噜曲”,空气里仿佛喷了“康师傅”调味,座椅则始终保持一种正直的90度。我歪倒在硬邦邦的座位上,开始思考这一整夜该用什么姿势度过——说实话,刚出发,我就有点想倒在起跑线上了。 到达绍兴才五点多,天还没亮。我想着在接受文化熏陶之前,先感受一下人间烟火,就去了府山直街的早市。街道两旁悬挂着若有若无的昏黄灯光,叫卖声此起彼伏,让人忍不住感叹浙江人民的勤劳。我随机“抽取”了一位当地阿姨,请她推荐早餐店。她热情地一路走一路指,结果连推几家都没开门。最后她推荐我去“同心楼”,六点多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我买了生煎、油包、椰丝麻糍、印糕……但整体不太合我的口味。尤其是油包和麻糍——油包有点像被幼儿园老师点赞的五仁包子;麻糍第一口满嘴椰香,感觉还行,第二口就露出了“马脚”,粒粒分明的黑芝麻和白砂糖一起涌出来……像极了玩弄感情的黑心渣男原形毕露。我又想,一日之计在于晨,不吃好怎么行?上网一搜,附近有家“朝秀早餐店”口碑不错,欣然前往,结果……又没开门。好吧,大过年的,不能用勤劳绑架浙江人民。 第一站准备去鲁迅故里。我和导航相处得不太愉快,云里雾里绕来绕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到了门口,我干脆找个石凳先坐下歇脚。缓过劲来刚走到鲁迅家门口,发现来给他“拜年”的人已经排到了路的尽头。进去后一路走马观花,从鲁迅祖居走到鲁迅故里,再到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一圈下来只记住了三个知识点:一是鲁迅是周氏第十四世子孙;二是他笔名叫“鲁迅”是因为母亲姓鲁;三是我在长廊的椅子上又打了个盹。瞧,我就是那种又懒又八卦的学生。 离开周家,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仿佛全世界的人都来了绍兴。我穿梭在人群中,小心躲避孩子们手里摇摇欲坠的棉花糖,抬头望见鲁迅纪念馆前那夸张的队伍,算了,还是找个地方坐着晒太阳吧——我是来享福的。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