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林墨行3月前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部触动人心的经典之作——《活着》。 《活着》是余华于199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徐福贵,原本是地主家的公子哥,却因滥赌输掉了全部家产,父亲也因此郁郁而终。此后,福贵的人生便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他被国民党抓去当过壮丁,回来后母亲病死,女儿也因高烧成了哑巴。接着,在大跃进、文革等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他经历了儿子为救县长夫人献血过多而死、女儿产后大出血离世、妻子患病去世、女婿意外身亡,最后连外孙也因吃豆子被噎死的悲痛。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这部小说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它展现了强烈的苦难意识,福贵的一生可谓是苦难的集合体,战争、贫穷、疾病等各种苦难接踵而至,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深刻地体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一存在主义哲学意味。同时,小说也充满了悲悯情怀,余华没有对福贵的苦难进行激烈控诉,而是通过平和的叙述,展现了磨难中的亲情和友情,凸显了人性的善与美,用悲悯的力量救赎着善。 推荐《活着》,首先是因为它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坚韧。福贵历经无数悲剧,却从未放弃生存的希望,这种对生命的执着,是对人类生存意志的最好诠释。其次,小说将历史与个人命运紧密交织。通过福贵一家的遭遇,折射出中国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巨大变迁,让我们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车轮。再者,余华简洁而有力的叙述风格也令人赞叹。没有过多修饰,却能用一个个细节如刀刻般触动人心。书中对人性的探讨也极为深刻,福贵的悔恨、家珍的坚强、有庆的纯真,都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活着》让我们反思生活的意义,以及在苦难中如何找寻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坚强与脆弱。 #活着 #余华 #生命坚韧 #人性探讨 #抖加热门
00:00 / 04: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