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傅博4月前
聊聊65mm大画幅摄影机 这期聊聊一个影像圈经常被“神话”的话题——65mm大画幅,真的有必要追吗? 从阿莱65、BMD 17K 这种拼接式超大传感器,到Mini LF + 1.33倍变形宽幕,其实很多广告和剧集项目,根本不需要盲目堆画幅,更重要的是选对工具,拍出对的画面气质。 我整理了三不五时工作室这两年拍过的大量项目体验,发现一个很现实但常被忽略的点: 真正高频使用到的,其实是传感器面积的“高度”,而不是盲目拉宽的“宽度” 绝大多数广告/商业项目需要兼顾 16:9 / 4:5 / 2.35:1 多种交付比例 而我们现在优解就是——Mini LF open gate + 1.33倍变形宽幕镜头,在高度上有充足信息量,空间透视自然,画幅灵活裁切,能更好兼容当下的主流交付场景。 相比之下: 很多所谓“17K”或“65mm”大画幅,传感器高度其实还不如 Mini LF open gate 比起盲目追求大画幅摄影机,不如尝试老中画幅相机 + 胶片 / 4433后背,更能体现光学特色 1.33倍变形宽幕镜头,不仅能实现接近65mm观感,更关键是焦段灵活、空间表现力强,实际拍摄效率也更高。 这期我结合了几个具体项目聊聊实际用法: 《时间美》概念短片 如何用大画幅思路处理空间语言 B站百大UP主宣传片 如何用变形宽幕加强空间贴近感 MIUI广告片 1.33 + 微距放大镜,探索变形宽幕新玩法 还有像小米发布会、菲拉广告 大屏投放场景下的宽画幅应用 节目里也会聊聊: 为什么我个人不太推崇 0.8增光减焦镜 + 老镜头改装方案 怎么看未来大画幅传感器发展趋势 作为导演,怎么看“拍镜头样片”这件事 如果你正在关注: 画幅选择到底怎么选? 广告/剧集实拍里,变形宽幕 or 大画幅拼接,谁更实用? 焦段、空间语言怎么用? 那这期视频可能能给你一些参考。 最后片尾也放了我们工作室用 1.33变形宽幕拍的两年混剪,欢迎一起来看!
00:00 / 19: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6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7
【绝对强悍 1.3kg】木牛25年最新升级款4X5特惠款大画幅相机 别再考虑那些华而不实的大画幅相机了,看一下这款即轻便,小巧,耐用,又方便携带,还一机多用的大画幅相机吧!它即可以拍45胶片,干版,湿版,相纸,又可以拍120胶卷,还可以转接数码单反,微单以及数码后背,撕拉片……对焦屏是高亮一体屏,亮度高于依波尼对焦屏,还可以直接使用你手里的三脚架(带1/4和3/8螺丝孔)……关键是价格还不高。 大家都叫这款相机“小可爱”。已经生产了4年8个版本,每次升级都有一些小的改进。木件仍然坚持使用柚木卯榫结构的传统做法。 新款升级改进如下: 1:底板,调焦板,前组横梁由原来的碳纤维复合板全部升级成CNC加工的航空铝。底板做了镂空减重,边角也做了打磨,又做了氧化发黑处理。该加强的地方加强了,该减重的地方减重,该完善的地方完善。较上一批更好看,更小巧,更好用,更耐用。 2:雪橇板固定螺丝由原来固定的改为可前后移动的,这样后组前移由20mm变为50mm,大大减少了使用广角镜头竖拍时,拍到底板的风险。 3:相机整体厚度减少了底板(6mm)和底部两片不锈钢片(2mmx2=4mm)的厚度,较上一版,厚度减少了10mm。 由于原材料和加工成本的升高,机身价格将不得不由原来的2380元,升高200元!!我们深知那些喜欢大画幅相机,但又在昂贵的价格面前望而却步朋友们的苦恼,所以,我们将尽最大可能在保本的前提下,给朋友们提供一款经济实惠,又耐用的拍摄工具。 特点: 1:三段式(与两段式的相机相比可以使用更广的镜头群)。 2:带定位卡豆(便于寻找“零”位)。 3:带刻度线增亮一体屏(取景更直接,更清楚)。 4:可横竖幅转换(人像,风景兼顾)。 5:可快拆对焦屏,可使用120胶卷后背和数码后背和数码单反,微单。 6:后组可以对焦,可侧摆,俯仰(方便后组使用沙姆定律进行全景深拍摄) 7:柚木(实木卯榫结构更牢靠)。 8:底板螺丝孔为1/4英寸和3/8英寸,三脚架通用性强。 9:前组使用常规林哈夫规格的镜头板。 1:前组:# 俯仰>上下各30度(有零位定位) 平移:左右各>30MM 升降:上下各>30MM 侧摆:左右各>30度 2:后组:(有零位定位) 俯仰:前后各>20度 侧摆:左右各>30度 3:焦距(35—350mm) 最大焦距350MM, 最小焦距35MM。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