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蓝1年前
国家级非遗——麒麟舞 🌸麒麟形象在中国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它由最初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发展到哲学意义,从而又进入到文学领域,最终走向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说明麒麟已由“神话传说”衍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麒麟舞,作为麒麟文化的一个载体和较为少见的一个舞种,现仍然活跃于民间,河南省睢县蓼堤镇的“大刘寨麒麟舞”便是其典型代表。而广东省则是麒麟舞流传范围较广的地区,具有典型的中原地区花会风格,分为客家麒麟、广府麒麟(东莞麒麟)、海陆丰麒麟 ,客家麒麟是客家人北方南迁的见证。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产生于明代的民间舞蹈麒麟舞中的麒麟造型,集龙头、鹿身、马蹄、牛尾、狼额于一身,身披五彩鳞甲。表演用的麒麟从头到脚最小的4米,最高的5米,高大雄壮,舞起来威武生风、气吞长虹。每只麒麟由两个青壮小伙表演,一前一后协力合作完成表演动作。前者腰挎麒麟头,做骑麒麟状,后者在其内做尾部表演。麒麟一红一绿代表一雌一雄,成对出场,金童玉女端坐其上,演员足踏一米多的高跷,身托50公斤的道具,完成闪、转、腾、挪等系列动作。表演技巧高,难度大。全场多只麒麟在锣鼓和音乐的伴奏下一起跳跃舞动,演出场面大气磅礴、威风凛凛。赏析视频来源:好看视频-混饭女主播#非遗文化 #麒麟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兰考县郭店麒麟舞: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仁兽,其状如鹿,独角,全身生麟甲尾像牛。麒麟是我国劳动人民用平富的想象力创造出米的圣物,受到世代人民的宠爱。到了唐代,人们将麒麟编成舞蹈来表演。为呈献麒麟的身形,他们牵米一头牛,将做好的麟皮盖在牛身上,牛儿欢蹦乱跳,展现出各种姿态,炒趣横生煞是好看,它成了人们节庆时的娱乐相目。牛披麟甲演麒麟,就是麒麟舞的起源。 麒麟舞属拟兽类舞蹈,穿戴形象逼真,表演栩栩如生。表演中时而细腻,时而粗犷,动作时而奔放热烈,时而娴静温顺。加上强烈的打击乐烘托气氛,观之令人神往,催入奋进。用艺术的手法、舞蹈化的手段,反映了汉民族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麒麟舞在兰考县小宋镇郭店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每逢传统节日、丰收之时、结婚生子,村民们都有舞麒麟、秀麒麟、看麒麟、摸麒麟、贴麒麟的传统。郭店麒麟舞表演活动足迹通布省內外,登上了中国歌舞剧院和国家大剧院舞台,在深圳参加非物质文化展演,参加中央电视治“正月十五闹元霄,东西南北大拜年”特别节目演出。今郭店村“麒麟舞”已于二零零八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麒麟 #非物质文化遗产 #麒麟舞 #兰考 #黄河最后一道湾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3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8
00:00 / 06: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