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秦岭七十二峪之太乙峪 太乙峪,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中南部,距西安市区29公里,发源于秦岭主脊北侧,峪口以上流域面积34平方公里,河流长度11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836万立方米,出峪后流经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办汇入小峪河。峪内有堰塞形成的翠华山水库,总库容168万立方米。峪内翠华山风景区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 翠华山,又名太一山、太乙山,这里的山崩遗迹规模是中国最大的、世界位居第三。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主要看点是崩塌石海、残峰断崖、堰塞湖等山崩地貌。这里曾是秦始皇狩猎休闲之地,汉武帝在此设立祭天道场,唐王李世民也曾在此避暑消夏。 天池,是翠华山的标志性景点。由于古代地震等地质作用,翠华山一带发生强烈山崩,大量的崩积物堆满山谷,堵塞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了堰塞湖。天池长约600米,宽90~300米,平均水深7米,最深处可达14米,湖水碧绿清澈,宛如翡翠,有 “秦岭明珠” 的美誉。 风洞和冰洞,是翠华山的特色景点。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长30余米,宽1.5~2米,由于狭管效应,空气对流,凉风习习,夏日尤甚,今日室外30多度,洞口显示实时温度17度。冰洞,长100余米,由不规则石块相互支撑叠置而成,曲折迂回,洞内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导致洞内常有结冰,今日洞内显示实时温度为7度。 翠华峰,海拔1415米,是翠华山景区能到达的最高峰。在峰顶,往东可以俯瞰山崩全景图与天池风光,往南可以仰望终南之巅,往北可以俯瞰关中平原,往西则可以远眺海拔1700多米的南五台。在翠华峰附近,还有一处太乙真人的景观,它是由多个山崩后的残峰组成的,其中的一个小峰孤立于其他残峰之间,昂然矗立,看上去仿佛太乙真人在面对群山,十分神奇。 翠华山是收费景区,门票65元,停车费25元。建议办理陕西旅游年卡,每年6月到8月可免一次门票。私家车可以开到天池旁边的3号停车场,景区大门到天池有6公里远。有两条登山路线,路线一是景区大门-龙脊梁-翠华峰,路线长约2.5公里,有3333个台阶;路线二是天池-风冰洞-接圣台-翠华峰,有1088个台阶。如果休闲溜腿,建议走路线二且原路返回,上山1~1.5小时,下山约0.5小时。提醒,如果游客把车停在天池,最好是线路二原返。如果从线路二上山,再从线路一下山,就需要从景区门口再坐景区穿梭车返回天池开车。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3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秦岭七十二峪之太平峪 太平峪,位于西安市鄠邑区东南部,距西安市区44公里,发源于秦岭北麓靜峪垴,峪口以上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河流长度28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442万立方米,出峪后流经草堂镇,向北汇入沣河。太平峪因隋炀帝在此修建太平宫而得名,唐朝时是重要的皇家避暑园林,峪内盛产紫荆花。峪内的主要景点有圭峰山、太平万花山、西寺沟、4A级景区太平国家森林公园。 圭峰山,海拔约1528米,因山峰形似玉圭而得名,以“天上一轮月,圭峰十二圆”的月景奇观和险峻的山势闻名。它是一座由断裂岩形成的三角形孤峰,三面皆为悬崖峭壁,唯有南面坡度较缓。从远处眺望,圭峰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与周围的群山相比,更显其雄伟与独特。每年10月下旬~11月中旬,山体红叶遍布,与翠绿的松林交织,色彩斑斓,是西安周边赏秋的绝佳地点。 山顶有一巨石平台悬空探出,仅一侧与山体相连,三面凌空,惊险刺激,平台上建有一座寺庙,上下两层,供奉着佛像。雨后或清晨常有云海环绕,山峰宛如仙境。山腰有千年古刹“圭峰寺”,唐代即为佛教圣地,是华严宗祖庭之一。圭峰寺以前可供登山者歇脚,现已闭关,谢绝进入。 游玩路线清晰,导航到“圭峰小居”,右边电线杆上可见一块“圭峰山”牌牌,在这里停车,停车费10元。然后下台阶、过小木桥到河流对岸,继续往前走,可见一上锁的铁门,这里就是登山口,摄像头会不断播放警告提示声音,无需理会,从铁门右侧的缺口进入。然后就是一路“之”字型拔高,到了圭峰寺后右转进入山径,全程耗时约3.5~5小时,其中上山2~3小时,下山1.5~2小时,需拔高800米。 无论是登山爱好者,还是自然与历史的追寻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当你登上山顶,站在海拔1528米的高峰之上,秦川大地尽收眼底,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难以言表。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4: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太白山:秦岭之巅的冰雪仙魄 仰望秦岭龙脊上那抹终年不化的银冠,便知太白山到了。这座海拔3771.2米的巨嶂,不仅是陕西的屋脊,更是中国南北地理分野的界碑。其名暗藏星辰密码——相传太白金星坠此成峰,《录异记》中飘渺的“太白山精”传说,在第四纪冰川凿刻的角峰与冰斗湖间找到了凭据。 生命的天梯 自山脚攀援而上,仿佛踏过华夏大地的年轮。500米处的栓皮栎林尚带着关中平原的暖意;行至1500米,红桦树皮如褪落的金箔铺满小径;待到2800米寒温带,冷杉林在雾中显露出侏罗纪的苍郁。及至雪线之上,独叶草在岩缝间舒展着亿万年不变的叶脉,太白红杉以扭曲的枝干对抗罡风——这座垂直落差3000米的“天然基因库”,将七重气候带浓缩成一步一重天的生态史诗。 冰川的遗嘱 登顶之路是朝圣洪荒的仪式。拔仙台下,石海如凝固的黑色波涛,第四纪冰川搬运的漂砾静卧成地质奇观。在3590米云端,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三颗冰蚀湖蓝得令人心颤,盛夏时节依然浮着碎冰。忽见云海翻涌,日光穿透水汽幻化七彩佛光,方悟“太白积雪六月天”这关中八景之首,原是天神铺展的素宣。 人文的雪泥鸿爪 拔仙台凛冽的风中,依稀可闻封神之战的铮鸣。相传姜子牙在此册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乱石阵间似有打神鞭的余响。唐代太白庙的残垣下,药王孙思邈采药的竹篓仿佛还挂在崖柏枝头。诗仙李白曾在此举手揽月,留下“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的绝唱;东坡泼墨处,千载烟云仍晕染着青崖。 生灵的秘境 冷杉林深处,金丝猴的金毛在晨光中流泻如熔金;箭竹林沙沙作响处,大熊猫正嚼着新笋;羚牛群踏过溪涧时,惊飞了林麝——这“秦岭四宝”的乐园,亦是《本草纲目》记载的“药山”。山涧奔涌的黑河与石头河,携着桃儿七、太白米的药香,一路润泽八百里秦川。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