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抓周》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现多作为周岁庆典中的仪式存在。#抓周(One-Year-Old Catch),又称“试儿”“试周”“朞周”“拈周试晬”等,是小儿满周岁时举行的一项重要家庭仪式,属中国民间传统育儿习俗,至少已有1500余年历史。它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据史书记载,抓周这一风俗兴于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抓周已很流行,民间十分重视,仪式也很隆重。近现代时期一度走向式微,直至当代复又重新流行起来,受到世人普遍青睐。早期抓周称“试儿”,主要旨在通过举行抓周礼,卜定小儿的人生志趣和前途命运,系古代具有迷信色彩的一项育儿活动;现今抓周业已祛除迷信衣钵,演化成了一种颇具人伦意味和育儿追求的游戏性成长风俗,作为小儿周岁庆典中的一项重要仪式,而广泛流行于中国、日本、新加坡、朝鲜半岛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现代意义上的抓周,仪礼内容与形式较旧时均有一定发展变化,且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互有差异,所用器皿物件也不再局限于笔、墨、纸、砚、印、诰、经卷、针线、晬盘等,甚至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商业性质的“抓周仪式体验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古代心理测量思想”条,也特地将“抓周”与“试射选拔”一道作为其思想在中国古代应用的典型代表予以收录。在民间,婴儿“周岁抓周”的习俗,也蕴含着人的心理特征是可知可测的观点。 @米运亨通🙏 @灯塔小居🙏 @钻石女神经小张张🙏 @痴迷天马行空的小磊🙏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養喜神3月前
一歲抓週儀式(又稱“試兒”、“試周”、“拈周試晬”)是中國傳統習俗中慶祝嬰兒滿週歲的重要活動,寓意著對孩子未來的美好祝願和期許。其核心流程、詳細內容及寓意如下: 一、 儀式核心流程(典型順序) 1.  擇吉時 、佈置場地:     內容:選擇上午(象徵朝氣蓬勃)的吉時進行。在寬敞明亮的區域(如客廳、祖屋)鋪設紅布或紅毯(象徵喜慶吉祥)。將準備好的抓週物品整齊、均勻地排列成半圓形或扇形(方便寶寶抓取),置於紅布中央。     寓意:營造莊重、喜慶、祥和的氛圍,祈求好運。 2.  更衣 、佩戴吉祥物:     內容:給寶寶穿上新衣(常為紅色或喜慶顏色),象徵新起點。有時會佩戴象徵長壽、吉祥的飾品,如長命鎖、銀手鐲等。     寓意:新衣新氣象,佩戴吉祥物寄託了長輩對孩子健康、平安、福壽綿長的祝福。 3.  祭拜祖先 、神明(可選但常見):     內容:有些家庭會在儀式開始前,由長輩帶領,向祖先牌位或神明(如觀音菩薩、床母)焚香、敬茶、供果,稟告家中添丁滿週歲,並祈求祖先神明保佑孩子健康成長、聰明伶俐。     寓意: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感恩,祈求神明庇佑。 4.  長輩祝詞:     內容:通常由德高望重的長輩(如祖父母)或父母抱著寶寶,向在場親友宣告寶寶滿週歲,並說一些祝福的話語,如“寶寶週歲快樂”、“健康聰明”、“平安長大”等。有時會念誦吉祥的祝詞。     寓意:正式開啟儀式,表達對孩子的祝福和期望。 5.  主角登場、自由抓取:     內容:這是儀式的核心環節。將寶寶(通常光腳)放在紅布前,面向抓週物品。引導寶寶(或讓寶寶自由爬行/行走)去抓取物品。注意:         不干預:大人不引導、不暗示寶寶抓取特定物品。         抓取次數:通常以寶寶抓到的第一件物品為主要依據,或者觀察寶寶把玩最久的物品。有些地方允許抓取2-3件。         觀察記錄:家人會仔細觀察並記錄寶寶抓取的物品及其順序。     寓意:象徵寶寶憑自己的“天性”和“緣分”選擇未來的人生道路或興趣方向。 6.  解讀抓週結果:     內容:根據寶寶抓取的物品,由長輩或主持人依據物品的傳統象徵意義進行解讀。解讀通常以正面、吉祥的寓意為主,無論抓到什麼,都會賦予美好的祝願。
00:00 / 06: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