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7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59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6: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专家团队成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曾参与“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考古发掘工作,他作为科研团队代表介绍了两尊复原像的诞生过程。冯小波介绍,研究步骤分为两个部分:高精度扫描头骨化石和颅骨相貌复原。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高精度工业级扫描仪,多次扫描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科学、精准重建郧县人头骨化石模型;然后以颅骨为基础,以人体头面部的解剖学规律为依据,重建颅骨的生前面貌。 经研究,1号头骨化石,女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2号头骨化石,男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 冯小波说,此前,北京人、陕西蓝田人、四川资阳人、安徽华龙洞人等古人类化石均做过相关的相貌复原工作,但因多数古人类化石保存不完整,缺失大部分颅骨关键部位,导致复原像不完美;而保存完整的北京人的相貌复原,中外学者做的结果又不一致。此次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集合了古人类学家、刑侦专家、三维复原专家、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的科学的相貌复原工作,对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因参加过“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考古发掘,冯小波举起“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复制件,指出有一处凹陷痕迹,推测因钝器打击所致。他说,这背后有很多可能,有待专家继续研究。有一点可以确定,“郧县人”所在的秦岭南面,汉水之畔,水草丰美,动植物种类丰富,不仅适合远古人类居住,也成为各类动物的乐园,从头骨化石周边出土的动物化石可以看出。 他表示,两具头骨化石中所隐藏的信息还有很多,不排除发现“郧县人”头骨化石4号、5号、6号,甚至更多的可能。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把与“郧县人”一起发掘的20多种动物化石都进行复原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91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