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8: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24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2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39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10: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6
00:00 / 04: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我小时候,大人说让离枯蛾子远一点。说飞蛾身上的粉末,掉你嘴里,你就变哑巴,掉你耳朵里,你就变聋子,掉眼睛里就变瞎子。所以我小时候,非常害怕枯蛾子,也不能说是害怕,就是很膈应。 看了《巫蛊》,就找到了人们膈应枯蛾子的源头。 作者讲,他小时候住昆明,在他家附近,有一种观点认为,巫蛊是以飞蛾的形式出现的。有人说,把飞蛾用铁钳夹住,扔到厕所里去烧,它会烧得吱吱叫。当地人们管这种飞蛾叫“鬼蝴蝶”,是巫蛊的一种,就是蛾蛊。飞蛾的眼睛上面有两根细管,当地老人认为,飞蛾是用这根管子来吸小孩灵魂的,也会让少女神经错乱。 蛊灵有很多种类,除了蛾蛊,还有蝴蝶蛊、蜂蛊,犬蛊、公鸡蛊、骡蛊、虱蛊、蜈蚣蛊、金蚕蛊、蛇蛊、蜥蜴骨、鼠鼓、蛤蟆鼓等等。 有的人有仪式感,过生日要在身上滚一滚鸡蛋,这也是源自巫蛊文化。老人说,蛊在人身体里不出来,就要滚鸡蛋,也叫滚蛊。 先在蛋尖上插一根新针,黄昏的时候,给生病的孩子滚,一边滚一边还得念念有词。之后,取一碗米,把鸡蛋放在孩子枕头边,蛊就会过来,吃这个粘着孩子身上腥气的鸡蛋。连滚三个晚上,第四天清早,天蒙蒙亮的时候,趁着蛊还没走,赶紧把那个蛋放到瓦罐里,嚼上一把米,和上一团乱头发,把鸡蛋盖住,再用一只破鞋盖住瓦罐口,加火煮透。等鸡蛋煮熟取出来,剥开,如果蛋白蛋黄像破布一样,不成形状,就说明的确是中了蛊毒。就这样反复几次,直到蛋黄蛋清变得正常为止,就好了。 我还想起一件事,我小时候,家里老人总说,路上的东西脏,别随便捡,我合计脏的话洗洗不就完了吗。但我每次捡到玩具什么的,拿回家,就发现他们对这个东西,和对别的脏东西不一样,他们不只是嫌弃,还多多少少带着一丢丢的膈应和恐惧。 作者介绍,中了蛊的人,想摆脱掉,就会转蛊嫁祸,就是把蛊转移给他人。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财物,念个咒,放路边,谁捡走,蛊就嫁给谁了;或者有的地方是扎个毛人,和一些新衣服财物包在一起,放大路上,谁捡去蛊就传给谁。 所以,我小时候在路边捡到东西,尤其是捡到人形玩具的时候,大家人的眼神总是特别奇怪。其实他们自己也没意识到,这种恐惧感源自人类很古早的巫蛊文化。作者也挺幽默,说,我们总是陶醉于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但是你想没想过,所谓的路不拾遗,在某些地方却是因为害怕蛊祸。 书里还介绍了巫蛊文化和爱情姻缘的关系。 #涨知识 #全民dou阅读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9
00:00 / 04: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47
00:00 / 04: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1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