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2
00:00 / 13: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2
00:00 / 1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8
00:00 / 07: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4
欢乐多6月前
在大别山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种被当地人称之为三百六十调的山歌。三百六十调不是指三百六十种调子,而是指三百六十段歌词。相传大别山里有一个姓夏的银匠,他用月牙扁担挑着一付银炉,走村串户,为山里的女人打银货。这个夏银匠是个落第秀才,肚子里有些文墨,他的银货打得特别好,深受妇女的喜爱。这个夏银匠没讨老婆,但结女人缘,他有个爱好,就是混在女人堆里唱那些山歌,他经常拿出一些小银货饰品讨好会唱山歌的女人,哪位的山歌唱得好,就奖励一些小银货饰品,并把山歌记下来,遇到唱得多唱得好的,就不收她打银货的工钱。如此,各得其所。待夏银匠到了六十几岁的时候,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几个本子。这年的冬天,夏银匠得了重病,徒弟见师傅只有进气,没有出气,就说:师傅,你有么要求就说。夏银匠睁开眼睛,拿出那几个记着当地山歌的本子,握住徒弟的手,一字一板地说,我这一生不务正业,挣的几个钱,全都用到这几个本本里去了,我死后,你把这些山歌整理成册,遇到喜爱的人就送给他们算了。夏银匠死后,他的徒弟利用为他守孝的时间,真的整理成了个小册子,一数,有三百六十六个小段子。他想,也好,我师傅一生爱唱,我把这三百六十六个段子烧给他,他在阴间一天唱一段,我在阳间也一天唱一段,这样,他在阴间就天天快活了,我在阳间也天天快活。于是,他就把这本小册子叫做《三百六十调》。没想到这本小册子一出,竟被一代一代的人广为传抄,三百六十调也就成了鄂东民歌的总代称。#非遗 #民间小调 #湖北#麻城#黄冈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0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