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6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55
00:00 / 05: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6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17
技工最强CP:焊工 + 管工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大型工程项目中,有一个行业现实常常被低估:焊接技术日益多样,但工程现场最离不开的,依然是“焊工 + 管工”这套双系统协作体系。 针对管道怎么走、如何定向、焊缝如何预留、坡口是否匹配、对口间隙是否均匀?这些统统不是焊工和焊机能决定的。而是由管工在现场按图定位、加工与校准。如果一根管偏了2度,焊接夹具就卡不紧;如果对口间隙不一致,程序再智能也熔不透;如果坡口角度设计得不对,热影响区不合规,就必须返工。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某半导体洁净管道项目中,EPC承包方在施工前坚持聘请3名具备 ASME B31.3、ISO 14692 经验的高级管工参与图纸审核,尽管每人日薪超过800加元。为什么?因为只要一个焊缝预留角度错误,整段洁净区都要拆,哪怕耽误 1 天,损失都超过上万加元。 又如: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某 LNG 液化天然气项目中,现场管工不止负责安装,甚至直接参与预算建模与材料采购优化。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在前期审图就发现设计逻辑问题,后期的每一次返焊、返线、返工,就可能意味着几十米不必要的浪费。材料费、人工费、时间成本全线翻倍。 所以你问:“管工是不是比焊工更重要?”不是的。真正的答案是:未来的项目,更需要懂焊的管工,也需要懂图的焊工。在北美和澳洲,一个优秀焊工的晋升路径,早就不再是“焊得好就完了”。他们会逐渐参与:焊接设备设定与维护、材料热输入和工艺控制、焊接程序书(WPS)的制定、与管工配合完成精密装配、甚至参与施工方案制定和招标成本建模。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管工,就是从焊工走出来的。他们一步步从“我怎么焊”,成长到“我怎么协助整个系统搭建、节点管理、标准执行”。所以,如果你是焊工,不要只关注“焊得漂不漂亮”;你更应该开始问自己:“我有没有参与整个项目统筹的能力?” 焊接技术多样是趋势,但焊接系统的设定、对接、协调、纠错,永远需要人来完成。未来真正能拿高薪、能参与决策、能走进核心班组、甚至成为分包项目负责人的人,是那种:既能焊、又能图;既懂工艺、也能统筹;既动手、也动脑的焊工+管工复合型人才。 #焊工 #管工 #焊接技术 #管工技术分享 #焊接经验分享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6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