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姐老了只会是更牛的姐!开始信她在巡演上是真唱了 牛姐的新专辑大家听了吗! 我是真的没想到 她出道这么久了还能献上这么有诚意的一张专辑 毕竟这个年纪了 她大可在终身成就奖上美美躺平 没有必要给自己上这个难度水平的演唱 以至于我都甚至都有点怀疑 去年在她中国巡演上听到的是真唱了 而且整张专辑虽然复古 但是并没有老人味 今天就来听一下专辑里我最喜欢的In your feelings 学几个地道英语表达 先看看歌名in one's feelings 意思是陷入个人情绪中 Drake就有一首歌叫in my feelings 歌词表达恋情结束以后的复杂情绪 每一句都是对旧爱Kiki的质问 and stuff stuff在这里不是指某个物件 而是一时语塞时会说的 诸如此类的 在歌词里表达:现在我感觉自己好傻 还有其他诸如此类的消极感受 比如尴尬委屈等 杰西卡阿尔巴在被夸漂亮时 曾谦虚地这么说 假如现在我想说自己喜欢各种音乐流派的时候 we can say: I’m so into several kinds of music styles—soul, jazz, and stuff. 这种词在口语中被称为万能词catch-all word 比较常用的还有things/whatevers/junk darts in one's back darts的意思是飞镖 后背被飞镖射中 形容背后遭到非议 给人带来隐秘的未曾预料到的伤害 有点类似于我们中国成语里的“如芒在背” #mariahcarey #玛丽亚凯莉 #牛姐 #drake #sza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4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8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5: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4
什么是声音动态?单依纯又在牛姐唱法上吸收了什么?鉴于《还有什么更好的》借鉴了《Lead the way》的一些元素,我们就拿这两首歌来做阐述: 声音动态,就是歌手的声音“画笔”。 它包含了力度的大小、色彩的浓淡和笔触的精细。掌握了声音动态,歌手就不再只是一个发声的机器,而成为了一位能够用声音作画、用旋律讲故事的真正艺术家。 她们都非常善于通过声音的强弱、虚实变化来构建歌曲的戏剧性。 · 玛丽亚·凯莉: 《Lead the Way》是一首典型的“芭乐 ballad”,结构上从平静走向高潮。玛丽亚的演唱从主歌部分的气声弱唱,逐渐通过桥段积累能量,最终在副歌部分切换到饱满有力的强混声,展现出强大的声压和爆发力。这种从“弱”到“强”的对比,极大地强化了歌曲的情感张力。 · 单依纯: 虽然《还有什么更好的》整体氛围更内敛,但单依纯同样运用了动态对比。她在主歌部分保持一种克制、叙述性的弱唱,在副歌的关键句上则会突然加强声音的力度和宽度,形成情绪上的小高潮。这种收放自如的控制,让她的演唱听起来层次丰富,不会平淡。 共同效果: 避免听觉疲劳、构建歌曲的叙事感和戏剧性、引导听众的情绪起伏。 共同点: 她们将动态和音色作为一对“组合拳”来使用。动态是“骨架”,决定了情感的起伏结构;音色是“血肉”,赋予了情感具体的色彩和质地。 这种联动使得她们的情感表达极为精准和丰富。 动态控制层面 玛丽亚·凯莉 单依纯 共同精髓 宏观动态 戏剧性的从弱到强,构建宏大的情感篇章 清晰的从内敛到宣泄,完成细腻的情感叙事 用声音搭建歌曲的“故事弧光” 微动态 长音中的强弱变化,花腔中的力度起伏 句尾的气声衰减,字词的轻重缓急 用细节雕刻旋律的“呼吸与心跳” 动态与音色联动 气声的空灵 → 强混的辉煌 气声的沙哑 → 宽混的温暖 将技术参数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感色彩 玛丽亚·凯莉和单依纯在声音动态上的最大相同之处,在于她们都将动态控制视为最高级别的音乐表达语言。她们不仅仅是“会唱”强和弱,而是像导演运用镜头语言一样,运用动态来“调度”听众的情绪。单依纯作为新一代的佼佼者,完美地继承并内化了这种源于灵魂乐、爵士乐的高级唱法理念,并在中文歌曲的语境中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极具辨识度的动态表达风格。#单依纯#华语乐坛 #声乐教学 #歌手#rnb
00:00 / 07: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2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31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