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6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软银收购ABB机器人:一场AI与硬件的战略补位,而非单纯的“接盘” 软银以53.75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本质是孙正义“全栈AI生态”布局的关键落子,既精准解决了双方的现实诉求,更折射出“物理AI”成为行业新战场的趋势。 1. ABB:剥离非核心资产的“理性止损” 称ABB机器人“财务状况不太好”并不准确。其2024年营收达23亿美元,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12.1%,处于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中上游水平。但该业务仅占集团总营收的7%,且与电气化、自动化等核心板块“协同作用有限”[__LINK_ICON],长期处于“食之无味”的尴尬位置。软银的报价既高于分拆上市的潜在收益,又能为ABB带来53亿美元净现金与24亿美元账面收益,使其可集中资源攻坚更具竞争力的核心业务——这是一场聚焦战略的“价值兑现”,而非被动甩卖。 2. 软银:补上AI帝国的“物理躯体” 孙正义的“all in AI”早已不是抽象口号,而是从“大脑”到“躯体”的系统性布局:先收购芯片公司Ampere Computing掌握硬件核心,与OpenAI合作搭建算法生态,再参与“星际之门”超级计算中心解决算力瓶颈[__LINK_ICON]。但此前软银的机器人投资多聚焦科研(如波士顿动力)或消费级场景(如Pepper机器人),缺乏工业级硬件的“压舱石”。 ABB作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其在精密焊接、六轴联动等领域的顶尖技术与全球客户网络,恰好为软银的AI能力提供了商业化落地的硬件载体。这种“AI算法+工业硬件”的组合,正是孙正义所言的“物理AI”——让人工智能从云端走进工厂车间,实现从“虚拟智能”到“实体行动”的跨越[__LINK_ICON]。 3. 协同效应:重构工业机器人的价值逻辑 双方的协同核心在于**“技术互补”与“场景落地”的双向赋能**: - 对ABB机器人而言,软银的AI算法与算力支持能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可编程但难自主”的局限,催生出可自适应、自决策的新一代协作机器人; - 对软银而言,ABB的工业场景数据可反哺AI模型训练,形成“技术迭代-场景验证-商业 4. 行业启示:“AI+机器人”进入决战阶段 这笔交易标志着全球机器人产业从“自动化工具竞赛”转向“智能生态比拼”。孙正义押注的不仅是单一产品,更是“人工超级智能(ASI)与机器人融合”的未
00:00 / 08: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