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7
00:00 / 29: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0
00:00 / 08: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可控核聚变:人类追梦“人造太阳”,无限能源还有多远? 最近科技圈有个大新闻:美国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可控核聚变的“能量净增益”!意思是他们让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超过了启动它所需要的能量(虽然设备本身充电耗能还是很大)。这就像你终于让一块煤烧出来的热量,超过了点燃它用的火柴的热量——这可是人类追求“人造太阳”路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1. 什么是核聚变?为啥叫“人造太阳”? 简单说,核聚变就是让两个很轻的原子核(比如氢的同位素)在极端条件下撞在一起,合并成一个稍重的原子核。这个过程会损失一点点质量,但根据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 E=mc² 公式,损失的质量会转化成巨大的能量! 太阳的能量就来源于此!它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度,还有地球大气压的2650亿倍!这种靠巨大引力产生的极端高压高温环境,我们在地球上根本没法复制。 2. 可控核聚变难在哪? 难点就出在“可控”二字上: * 点火难: 要让原子核克服互相排斥的电斥力撞在一起,需要上亿度的超高温!这时原子都变成了一锅滚烫带电的“粒子汤”(等离子体)。 * 容器难: 地球上没有任何实体材料能装下这锅“亿度热汤”,一碰就化了。 * 约束难: 这锅热汤不仅烫,还极其“暴躁”,稍不留神就飞散或爆炸(想想氢弹)。必须想办法把它约束住,让它乖乖地持续反应。 3. 人类怎么“约束”这锅热汤? 主要有两派技术路线: * “磁笼子”派 (磁约束): 用强大的磁场做成无形的笼子,让带电的等离子体沿着磁力线转圈圈,不碰到容器壁。目前最主流的是“托卡马克”装置(像个大甜甜圈),比如法国正在建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国也有东方超环(EAST)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项目。 * “激光打靶”派 (惯性约束): 用几百束超级激光同时轰击一个装满核燃料的微小“胶囊”(这次美国突破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让胶囊外壳爆炸,向内剧烈挤压燃料,达到聚变条件。美国这个实验室叫国家点火装置(NIF)。 4. 美国这次突破牛在哪? 他们用“激光打靶”方法,输入了2.05兆焦的能量去点火,结果聚变反应产生了3.15兆焦的能量!输出 > 输入,实现了“科学能量净增益”(Q > 1,达到约1.5)。虽然这能量只够烧开一壶水,设备总耗电也很大,但这首次在真实实验中证明了人类确实能从可控核聚变中“赚到”能量,意义非凡!
00:00 / 0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5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