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发生重大变化,即预缴表的数据行次从原来的三行(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增加到 **18 行**。这一变化背后的税务监管核心逻辑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 1. 加强对预缴质量的监控 税务机关核心逻辑是 **加大对预缴质量的一个监控**。 许多企业在企业所得税预缴环节存在违规行为,例如通过 **相关的成本费用的计提、预提** 来达到 **减少相关税款的预缴** 的目的。 ### 2. 确保税款均衡入库 这种人为减少预缴税款的行为,导致 **所得税税款不能均衡地入库**。这被视为一种 **典型的税收的违规行为**。通过加强监管,税务机关旨在维护税收收入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 3. 强化数据获取和比例分析 将申报行次由三行变为 18 行,虽然数据直接来源于利润表,不会增加太大的工作量,但这一变化代表着税务机关对数据的 **获取和比例的一个加强**。更详细的数据行次使得税务机关能够进行更严密的分析和比对。 ### 4. 重点监管成本费用与发票的比对 监管的一个典型风险问题和重点方向是:地方税务机关开始在季度预缴时推送 **成本费用和相关发票的比对**。 这种比对旨在识别以下违规行为: * 企业可能在季度预缴环节,为了少预缴企业所得税,**故意人为地增大和计提相关成本费用**,而这些成本费用在实际业务中并未发生。 * 如果企业的情况说明不能证明业务是实际发生的,只是账面上的人为计提预提,则构成了税收违规。 5. 应对人为调控风险 税务机关正通过更加严密的数据和更加密集的监控来应对 **人为调控** 的风险。如果企业被发现季度预缴税款少缴,税务机关将要求产生相关的补缴税款,并且很多地方有明确规定,**少缴预缴税款该加滞纳金也是要加的**。 综上所述,核心逻辑是税务机关通过申报表的细化,提高数据监管的严密性,重点监控企业是否通过虚增或预提尚未发生的成本费用来不正当地减少季度预缴税款,以确保所得税预缴的真实性、完整性,并保障税款均衡入库。#企业高频税务疑难问题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