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8
六道轮回苦 孙儿娶祖母。 牛羊炕上坐 六亲锅内煮。 女吃娘之肉 子打父皮鼓。 这个故事发生在梁武帝时期,当时的梁朝佛法兴盛,受梁武帝的影响,全国各地对于信仰极为重视,每当有人行喜事或丧事,一般都会邀请大德高僧参加,诵经、回向等礼仪,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另一方面可以为阳上之人增福。 那时就有一位名叫志公的禅师,是位开悟的大德高僧,他具足了五眼六通,对世间人的前因后果都一一明了。某次,一个有钱人家有婚事,便请志公禅师去念经。他一踏进门口,便叹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孙儿娶祖母。牛羊炕上坐, 六亲锅内煮。女吃娘之肉, 子打父皮鼓。众人来贺喜, 我看真是苦! 于是众人不解,便问禅师是何道理?志公禅师说,真是古怪得很啊!什么事古怪呢?孙儿娶祖母。当这孙儿一出生的时候,他的祖母就有病了,一直到临终时,她还挂念着孙儿,害怕没有人照顾他,心想:“孙儿还那么小,谁来照顾他呢……?”因此当她咽下最后一口气时,手还拉着孙儿的手,恋恋不舍地死去了。由于临终这一念心特别强烈,所以祖母业不由己,就又投胎到阳世做个女孩子,长大后就和她的孙儿结婚,这样一来,就可以照顾孙儿一辈子啦。 祖母只是改头换面,穿上另一件皮囊,大家就都不认识了。但是志公禅师认识,所以说:“古古怪!怪怪古!孙儿娶祖母。” 志公禅师又见到一个小女孩正啃着猪蹄,他就说:“女吃娘之肉。”这女孩的母亲造了很重的罪业,所以托生变成猪了,现在被人屠宰做了美食,所以小女孩吃她母亲的肉。 又看见院子里有个男孩子正高兴地拍打驴皮鼓,志公祖师就说了:“子打父皮鼓。”男孩的父亲也因为造罪,托生为驴,死后被人剥了皮做鼓。可是这小男孩不知是他父亲的皮做成的鼓,只会欢喜地玩耍打鼓。 志公禅师又往炕上一望,全都是往昔被吃的猪牛羊,而今转变为人,互为亲戚。在锅里所煮的肉类,却是六亲眷属啊!所以志公祖师说:你们大家到这里都说大喜大喜,恭喜主人娶媳妇,其实我看这真是苦啊! 人人都在轮回里互相还报,互相残杀,互相食啖,真是苦不可言! 经典上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 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在生死苦海当中,轮回不息,全都曾经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夫妻、眷属,乃至朋友、亲人、使者、仆使等等,只不过这一世因为恶业牵引,投生鸟兽之中,怎么能杀害他们吃他们的肉呢?唉… #万物有灵 #因果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00:00 / 2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63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1
近日,内蒙古一场持续七天的全肉宴让来自南方的“大舅哥”直呼“震撼”。这场由蒙古族妹夫精心筹备的宴席,不仅展现了草原饮食文化的豪迈,更成为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对话。 宴席以“乌查之宴”开场,整只绵羊经清水煮制后摆成盘腿卧羊式,羊头朝向主宾以示尊崇。大舅哥刚落座,便被眼前这只重达30斤的“羊背子”震撼——羊尾油润如脂,肉质酥软脱骨,搭配银碗盛着的鲜奶,需以无名指蘸奶弹向天地,完成祭祀仪式后方能动筷。这种将饮食与信仰融合的仪式感,让习惯快餐文化的南方客人颇感新奇。 随后的六日,宴席每日换着花样演绎“全肉盛宴”:手扒肉保留羊肉原香,蘸韭花酱入口鲜嫩;烤羊腿外焦里嫩,刀尖轻触便骨肉分离;稍美(烧麦)皮薄如蝉翼,羊肉馅汁水丰盈;更有一道“全羊108道”的缩影版,将羊头、羊肝、羊肠等部位分别以爆、烩、煎等技法烹制,连羊骨髓都熬成奶白色浓汤。最令大舅哥难忘的是“食不兀勒札儿”环节——新郎需亲手掰开半熟的羊喉颈肉,象征夫妻百年好合,这一古老婚俗如今演变为亲友“考验”新人的趣味环节。 面对每日不重样的肉食,大舅哥从最初的“目瞪口呆”到后来的“甘之如饴”,甚至主动学习用蒙古刀切割带骨肉。妹夫笑称:“草原上办宴席,牛羊就是我们的‘硬通货’!”这场全肉宴不仅满足了味蕾,更让南北文化在奶香与肉香中悄然交融。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