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01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徐伟忠1周前
元素永恒:从宇宙大爆炸到深海农业的未来 15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产生了第一种元素——氢;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地球开始富集碳、氧、钙、铁等元素;如今,这些元素通过植物的根、叶,转化为我们餐桌上的蔬菜、水果——元素不会消失,只会以不同的化合物形态循环,这就是地球生命的“永恒密码”。 氢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元素,也是生命最基础的“燃料”:植物光合作用分解水,释放出氢质子,为离子吸收提供能量;人体代谢的每一步,都需要氢参与酸碱平衡调节。氧与氢结合形成水,构成了生命的“载体”——没有水,就没有细胞的代谢,更没有植物的蒸腾作用(前文提到的钙吸收关键)。而碳、氮、磷、钾等元素,则在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循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动物吃植物获取营养,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将元素归还土壤,形成“闭环”。 这种循环的“极致”藏在深海中。在4800米深的海底,火山口周围的虾能在800℃的高温下生存,深海沉积物中蕴含着五六十种可被植物利用的元素——这也是为什么深海肥料能种出“巨型青菜”。相比之下,陆地生命在进化中逐渐“微型化”,部分原因就是陆地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不断流失,而深海则保留了地球早期的元素丰富性。 随着蛟龙号等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深海农业”的构想正在靠近:未来,我们或许能将深海沉积物粉末与有机肥混合,通过解耦供肥的方式,为植物提供“远古级”的营养;在撒哈拉沙漠中建立“阿凡达式农场”,种出一人高的青菜、直径半米的番茄——这不是幻想,而是元素循环的必然。毕竟,地球的元素总量恒定不变,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更聪明的“利用方式”。 从宇宙大爆炸的氢,到植物叶片中的钙,再到餐桌上的蔬菜,元素的故事就是生命的故事。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敬畏自然、更科学地发展农业——因为我们种植的不只是庄稼,更是地球元素循环的“参与者”。#徐伟忠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0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