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自己的生命力 #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心脑测评#身心灵 拒绝“瞎担心”!5分钟心脑测评,读懂自己也读懂孩子。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孩子吃饭时总无意识地“嗯哼”发声,你盯着他的小嘴,忍不住琢磨“是不是坏习惯要纠正”;学校亲子感恩会上,别的孩子抱着妈妈哭红了眼,自家娃却笑得灿烂,只一句“谢谢妈妈”,你又悄悄揪着心:“他是不是没get到感动的点?” 当了家长后,我们好像总在“猜”——猜孩子为什么走神,猜他闹脾气的原因,甚至猜自己最近总疲惫,到底是身体累还是心里烦。可“猜”来的答案,要么让我们瞎焦虑,要么错过真正该关注的地方。直到我知道“心脑测评”这个东西,才发现原来读懂自己和家人,居然能这么简单。它没有复杂的流程,不用抽血也不用填密密麻麻的问卷,就靠专业设备同步采集心电和脑电信号,短短5分钟,就能生成一份“身心说明书”。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能看清额叶、顶叶等脑区的状态,帮你知道孩子的大脑发育到哪一步,有没有隐藏的优势潜能——比如有的孩子看似“不爱哭”,其实是大脑情绪表达区更倾向“积极输出”,所以感恩时会用笑代替眼泪,这根本不是“不懂感动”,反而是他独特的表达天赋。 不止孩子能用。成年人加班到深夜,总觉得“提不起劲”,测一次就知道是身体机能需要休息,还是心理压力攒多了;老人偶尔忘事,也能通过测评看看大脑活跃度,不用动不动就担心“是不是记忆力出问题”。它就像给身心拍了张“高清照”,把那些我们“说不出来、猜不明白”的状态,变成清晰的答案。以前总觉得“了解一个人”要花很多年,可心脑测评告诉我们:有时候,读懂彼此只需要5分钟。它不是为了给人贴“好”或“坏”的标签,而是帮我们少点纠结、多点笃定——知道孩子的“不一样”是正常的,清楚自己的疲惫该从哪入手缓解,让家人之间的相处,少点焦虑的猜测,多些安心的理解。毕竟,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懂”才是最好的关爱啊。 我是梅阿姨,一名职院老师,一对儿女的妈妈,也是少儿心脑测评、身心灵疗愈理论实践的分享者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