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0月,张学良被送往台湾软禁,保密局每月拨付5万元作为他、赵一荻及特务队的伙食费。看似丰厚的数额,实则需维持一众人开销,并不富余。采购每四天一次,半扇猪肉、整筐活鸡、鲜鱼罐头等食材虽有,但当时原始的冰块或瓦斯冰箱,也难敌夏日腐坏。 张学良生于1901年辽宁海城,是“东北王”张作霖长子。他年少从戎,27岁接手东北军,推动“东北易帜”,29岁便任陆海空军副司令。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他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痛失东北,背负骂名;1936年,他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却也因此开启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生涯。 初到台湾新竹五峰乡,日军遗留的温泉旧址破败不堪,地处深山,风雨侵袭、水电匮乏,赵一荻陪他种菜养鸡艰难度日。1947年,张学良突发急性阑尾炎,幸得无线电叫来军医,在陋室中冒险手术才捡回一命。1948年转至高雄西子湾,虽环境改善,但监视未减。随着通货膨胀,5万元能买到的物资日益减少,他却默默忍受。1959年迁居台北北投,生活条件渐好,在宋美龄影响下,他皈依基督教,寻得精神寄托。 蒋介石不放张学良,因忌惮其在东北军的威望,杀之又恐引发事端,“养他一人顶一个团”的说法,道尽软禁深意。即便国际社会呼吁释放,蒋介石始终充耳不闻。 直至1990年,91岁的张学良重获自由。面对半生禁锢,他仅以“过去的事过去了”轻描淡写。1994年赴美,2001年离世,享年101岁。从意气风发的少帅到漫长幽禁,物质虽不缺,自由却成奢望,张学良跌宕起伏的一生,成为历史中令人唏嘘的注脚 。#正能量 #情感 #人物故事 #情感共鸣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0
00:00 / 1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7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3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3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05
00:00 / 0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8: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5
00:00 / 09: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