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
春节(Chinese New Year),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农历年(又叫阴历年)的第一天。 俗称“过年”从腊八或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仪式,人们会在年初之际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春节 “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民俗众多,包括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从纽约帝国大厦到悉尼歌剧院,中国农历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风”。 春节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2006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12月4日,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习俗 #年味 #过年#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中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古代“元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但是,颛顼提出了元旦概念,并没有确定“元旦”这一名词。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春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对“元旦”比较早的记载,在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诗作《介雅》中可见到。里边提到“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很明确说明它的“开端”意义。唐朝时,房玄龄等人负责修《晋书》,里面出现了有关“元旦”的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2025年元旦放假时间:2025年1月1日(周三)放假1天,不调休。#作为公历新年第一天,元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它蕴含着勃勃的生机,象征着新生和新的希望,也寄予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期盼。#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