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7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9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千年汾城:一座活着的古代县级城市标本 > 在山西临汾襄汾县西南,一座穿越千年的古县城静静伫立,保留着从金代至清代的建筑遗存,讲述着“银太平”的古老故事。 汾城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荣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这里保存了从金代至清代的古建筑十一处,近四十余座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占地4万平方米。 这座古镇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是我国现存罕见、保存完整的古代县级城市标本。 01 千年沿革:从鄂公堡到汾城镇 汾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初,这里曾是唐代名将尉迟恭的封地——鄂公堡。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太平县迁至鄂公堡,即今天的汾城镇所在地。 太平县作为县级行政区划,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一直延续至二十世纪。 1914年,因与国内其他太平县重名,启用古地名“汾城”,改名为汾城县。1954年,襄陵县与汾城县合并为襄汾县,县城迁至史村(今襄汾县城),汾城降格为镇。 从县城降格为乡镇,反而使汾城古建筑群得以完整保存,躲过了现代化改造的浪潮。 02 建筑布局:完整的古代城市标本 汾城镇保持着我国县级城市建筑的典型布局方式,署衙、学宫、仓储、寺庙、店铺、民居、塔、楼、桥梁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一应俱全。 古镇以鼓楼为中心,街道向四方辐射延伸。城西布置有文庙、学宫、试院、学前塔;西北布置了城隍庙、魏侯祠、娲皇庙、观音堂、仓储等。 城东则布置县署各司衙门、关帝庙、刑狱等设施。主要街道两侧,民宅栉比,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这种完整的功能分区,展现了古代县级城市的政治、文化、商业布局,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物资料。 03 建筑精华:穿越朝代的艺术结晶 汾城古建筑群融合了元、明、清各代的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存建筑为明天启七年(1627年)所建。庙前的五彩琉璃影壁和两座明代木牌坊——“鉴察坊”与“翊镇坊”尤为精美。 庙内的“过路式戏台”设计独特,上为舞台,下为人行通道。其观众区地面是我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地面铺设,是研究古代戏曲发展的珍贵实物。 文庙与城隍庙仅一街之隔,始建于唐,元代重建。 庙内棂星门建于明正德年间,为石作三间四柱三楼石坊式,仿木构石雕庑殿顶。大成门廊下竖有历代碑刻14通,其中包括文徵明的两尊草书碑#汾城古建筑群
00:00 / 05: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1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17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6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01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