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73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9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困在算法里的骑手:被数字追赶的人生 3秒猜一猜:骑手一天要接多少单才不亏? 凌晨五点,城市未醒,骑手盯着后台“本月配送排名”——红色数字刺眼:下滑30位,较上月跌近10%。刚咬口冷包子,“10分钟内取餐”的提示音催他跨上电动车,这是今日第3单,距“日均50单”尚远,排名每掉一位,月底“冲单奖励”就少一分,累积或损失近20% 额外收入。 算法的“效率”是秒表掐出的指令:写字楼到居民楼“15分钟”,晚高峰堵车不调整,超时一次扣当单30% 配送费。有人为抢20秒逆行,被保安拦下仍急得跳脚,次日还得上线——算法不认“意外”,完成率低于95%就入“低效黑名单”,排名一跌几十位,等于一周白跑。 运力调节更冷酷。暴雨天订单暴增,手机弹出3条“即将超时”提醒,新单仍自动涌入;饭点后,在线骑手仅减15%,派单量却骤减一半,他在写字楼兜圈,手机静如砖头,后台模型只看数据,不管“人要吃饭、车要充电”。 最窒息的是人情消解。昨晚送晚餐,地图标错单元楼,他在黑楼道绕8分钟,顾客催单不耐烦。超时2分钟,没了提成,月度“服务分”降0.3,排名再掉5位,损失5% 评级奖金,申诉只换来“以系统记录为准”。 傍晚七点,他看着“今日48单,超时2单,扣20元”,排名127位。路口两同行擦肩,只匆匆点头,便各朝导航冲去。他摸发烫的手机喃语:“到底是我送餐,还是算法‘送’我?”#算法 #困境 #骑手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