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中的欧阳修 在书法这件事上,欧阳修其实是个有点拧巴的人。他一方面嫌石介的字丑,一方面又不认可怀素如此地投入书法。但其实在这样的矛盾背后,体现的却是欧阳修兼济天下的仁者风范。三分钟书法史,这期视频我们来看看欧阳修地醉翁之意意在何为。 晚年的欧阳修把书法作为了唯一的爱好,还给自己定下了课表,他说单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他订立计划,并非是监督自己打卡,反而是提醒自己不要沉溺于其中:作为一个儒家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士人,欧阳修信奉孔子“君子游于艺” 的理念,认为君子更应该做的是志于道,依于德。要是成天想着怎么把字写好看,较其工拙,使之成一役之劳,就背离了一个儒家文人的兼济天下的初心。那么什么是兼济天下的初心呢, 这种初心是在书法的寒冬为众人拾起取暖的柴火,他说,北宋字书之法寂寞不振,余每以为恨,在欧阳修的心中,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他开始了集古录的撰写,这本书共有十卷,集录了古今具有重大价值的碑文铭刻,而且它不仅仅是对文献简单的罗列,而是反复论证每一件器物的真实性与他背后的故事。欧阳修的书法水平也在编撰这本书的过程中因见多识广而日益精进。 这种初心是是淋过雨的人为别人撑起一把伞,他奋力的托举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也受过他的指点,包括他自己在内,他成就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而他自己的早年经历却是十分坎坷,并没有这样一位伯乐。在书法上,欧阳修注重学养的理念也影响了后来的尚意书风,苏轼说,欧阳修的书法自成一家,他的墨迹当为世所宝,不待笔画之工也,言外之意就是说,欧阳修的笔画中有比技法更珍贵的东西,就是他本人的襟怀和学养,而这正是北宋尚意书风的核心。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太守之乐乃是后天下之乐而乐,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书法 #书法史 #百young非遗计划 #非遗守护人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7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5: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