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0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21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67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六祖大师说得很清楚,你看见的这个风动幡动,就是你的心灵世界里的一个现相。你的心灵世界里的一个现相,你的心灵世界里的一个浪花,就是你的心性大海中在动,就是你的心性大海在起作用。所以说六祖慧能大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不是直指人心、让人当下开悟的一个开示,而是指示教令学人,让他回过头来看自心。 因为那两个僧人,他是执着在这些相上了嘛。他说风动,他说幡动,他堕落在这个相上了。他是让他回过头来看,心灵世界的那个实际的样子,让他看自心实相。 如果是逼札直指人心,让你当下见性,那肯定六祖就问他,哎,你看见这个幡动的是什么?直接就指示这个心。风不是在涌那个幡吗?呼呼啦啦,呼呼啦啦的,哎,你听到这个声音的是什么呢?他会这样问。 但是今天六祖不是这样问的,他是直接的把这个华严境界彰显出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都是自心的现相,都是自心的作用,那就等于,事相即是此心,万相即是此心,那不就是华严宗所说的,“青青翠竹即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那么用禅宗的话,这话怎么讲呢,可以这样说,“青青翠竹即是此心,郁郁黄花无非此我。”也就是,一切万相都是此心,都是此心的现相,都是此心的妙用,都是此心的作用,都是此心在动。这个心不是死的,你不要着在这个相上。你着在这个风相幡相上,着在这个风相幡相上,你就不能够识得,这个能生万法的妙明真心,你就不能识得能现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的此心此我。 摘自苏树华老师《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9
00:00 / 06: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当你读懂金刚经,会发现一个真相,凡是你想要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自己。 所以我们总能听到,在这个世界上,你根本不是和其他人在拉扯,而是和自己在较劲儿。 有两个人在争论一个问题: 风吹幡动,到底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 一人说风,一人说幡,六祖慧能走到跟前,笑着说: 风也没动,幡也没动,是你的心在动。 这个故事,起初我读不懂,明明眼见为实,何来的心动? (直到有一天,有个同事悄悄告诉我说: 刚才你上厕所的时候,小王叨咕你的不是了。 我当时特别意外,因为我和小王关系很铁。 后来,我就慢慢和他拉远了距离。 可心里,却一直不是滋味, 如果不是同事告我,我肯定还和他推心置腹呢。 这时,我突然就明白了, 影响我俩关系的,不是他是否说我坏话,而是我是否知道了,他说我坏话。 这个知道,就是心动。然后,很多不懂的问题,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比如,何为存在? 不是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 而是人心里所想的:想到,就存在。 比如,何为事实? 不是我们所说的:眼见为实。而是我们认定的:相信就是事实。 这个时候,我理解了金刚经的那句话: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虚妄不是说不存在,而是说太唯心。 举个例子,你面前有一个杯子,你喝水,它就是水杯; 你抽烟,它就是烟灰缸; 你插花,它就是花瓶; 你插笔,季它就是笔筒; 你愤怒的时候,它就是一地的玻璃渣。 杯子本身,其实它什么也不是,这叫空性; 你用它来干什么,它就是什么,这叫妙用。 你非要坚持,它一定就是杯子,这叫住相。 为此,你不惜和别人争论抬杠,这叫我执。 结果,你抬杠有了情绪和谩骂,这叫烦恼。 最后,你对这个人产生了反感,这叫偏见。 懂得了这些,也就懂了一切唯心造。 然后,也就明白了, 这个世界,其实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你在时,世界就跟着存在,你走后、世界就跟着消失、那些别人,那些纠缠,那些执着,那些控制,不过都是你内心,跟自己起的各种纠缠。 于是,你就又明白了那句话: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回归自性,一路同行,祝福所有🙏🙏🙏#祈福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