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突发,锂电池及关键材料设备出口遭管制,对行业影响几何? #锂电池 #出口管制 #磷酸铁锂 #富锂锰基 #固态电池 重磅,锂电池及人造石墨等被出口管制。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宣布对锂电池、关键电池材料及核心制造设备与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该公告自2025年11月8日起正式实施。此次出口管制并非简单的“一刀切”禁止出口,而是一次精准、有针对性的措施,其深层逻辑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防止涉及国家安全与具有军民两用属性的先进技术外流。例如,电池环节仅针对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Whp的产品,这基本指向了下一代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而对当前主流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影响有限。此举旨在将中国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战略优势。2.本次管制范围广泛,从核心原材料(如高压实磷酸铁锂、人造石墨)、关键生产设备(如卷绕机、石墨化炉),到核心工艺技术(如连续石墨化技术),实现了对高端锂电池产业链的全面覆盖。这类似于半导体产业中对光刻机的管制,通过在关键环节设卡,能在全球锂电池技术竞争中构建起长期的知识产权壁垒。3.需要特别明确的是,此次政策是“管制”而非“禁运”。出口经营者只需依照相关规定,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出口许可。对于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在通过审查后仍会获得许可。政策的主要影响在于增加了合规流程和审查时间,并未关上合法贸易的大门。4.新规对企业的合规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出口商必须对报关商品的真实性负责,并明确备注是否属于管制物项及具体参数。海关对申报信息存疑的货物将依法质疑并暂扣,这直接影响了货物的通关效率,要求企业在内部合规审查和文件准备上必须更加严谨。总体来看,此次出口管制是中国对其优势产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必然步骤。它通过在高端产品、核心设备及关键技术上设立“安全阀”,旨在维护国家技术与安全利益,同时引导全球锂电池产业链向更合规、更注重知识产权的方向发展。对于国内相关企业而言,短期需适应新的许可申请流程;长期看,此举将有助于保护其技术领先地位,巩固中国在全球电池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对此,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22
商务部海关总署对超硬材料稀土、锂电电池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对超硬材料、稀土、锂电池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 维护国家安全: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直接或加工后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潜在威胁。锂电池及相关物项也可能涉及敏感应用,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需对其实施出口管制。 - 保护产业发展: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可保护中国稀土产业的核心技术优势,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在锂电池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LFP)电池生产国,将磷酸铁锂等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纳入限制出口范畴,有助于避免关键工艺外流,维护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主导权。 - 符合国际惯例: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的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美国、欧盟、日本等都有相关的出口管制法规和措施。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稀土、锂电池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的正当举措。 -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稀土等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长期以来,中国稀土产业存在过度开采、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实施出口管制有助于防范资源过度外流,保障国内产业和国防安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