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4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每个城市都有城隍庙,那南阳府城隍是谁,南阳县城隍是谁,带着这个问题郭文学老师说是只见到镇平县的城隍爷是纪信。 其实梳理一下在南阳地区,被尊奉为城隍的历史人物主要有以下几位: 铁铉:铁铉(1366-1402年),河南南阳邓州人,是元朝时留居于邓县的回回人后裔。铁铉由国子监生员入仕,授礼科给事中、五军督都府断事官、山东布政使等职。在靖难之役中,铁铉坚守济南,多次击败朱棣的军队。后因济南城破,铁铉被俘,不屈而死。朱棣称帝后,铁铉的家人被流放辽东。后来,铁铉被尊奉为济南城隍,也有说法认为他是南阳城隍。 纪信:纪信是秦朝县令,秦末天下大乱,纪信脱下官服投靠了刘邦。公元前204年,项羽派兵攻打刘邦,围困刘邦于荥阳城。纪信假冒刘邦诈降,帮助刘邦脱困,后被项羽所杀。刘邦得天下后感念纪信的救命之恩,追封他为城隍,还下令全国各县建造城隍庙,故后人称纪信庙为城隍庙,纪信塑像为城隍老爷。方城县城隍庙的城隍爷就是纪信,方城城隍庙始建于汉代,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 韩愈:韩愈(768年 - 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祖籍一说在孟州,一说为南阳安皋镇。李白亲撰的《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新唐书•韩愈传》、韩愈之孙韩绾的《襄阳别驾韩公昶墓志铭》、乾隆《河南府志》中明确指出,韩愈的祖籍是南阳。在南阳安皋镇,曾有祭祀韩愈的文昌阁,如今尚存韩愈庙。相传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是韩愈的侄孙,南召云阳的城隍就是韩愈,北京城翰林院的土地爷也是韩愈。乾隆二十四年,“敕封韩文正为庙岗一方尊神之位”,今南阳庙岗的“韩愈庙”。 郑工:古时南阳一带有个县令名叫郑工,他出生贫寒,靠着十年寒窗苦读终于金榜题名。因在殿试上表现优异,本有机会留京的他,却毅然选择回乡,离开京城时他说了一句话:“做人不能忘本。” 外人听了不解,郑工含泪解释,他二十岁那年父母因病去世,家里一贫如洗,是乡亲们节衣缩食,凑齐了他赶考的路费。所以,金榜题名的他毫不犹豫选择返乡当了一名父母官,下定决心要为当地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个身材窈窕的妇人泪雨婆娑前来报案,说她丈夫在夜里离奇死亡,身上没有伤口,现场没有他人的脚印,只留下一滩水。 宋焘:《考城隍》中宋焘因为文章被选为河南的城隍。城池的守护神。这是不错的编制,还是神职。#孙家楼夜话#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城隍庙#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益博社工王玉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苏州城隍庙 历经唐宋两朝,毁于元末,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于今。其庙基为三国东吴周瑜古宅址。城隍庙历经明弘治、嘉靖、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多次重修。明代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在府城隍庙之东西两翼分别重建长洲县、吴县城隍庙,左右对称,合成十分壮观的一大古建筑群。 苏州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神是春申君黄歇。黄歇对吴地有着百世之利的功绩,比如修缮被战争毁坏的阖闾大城,兴修水利确定苏州城水系格局等。此外,在工字殿前殿北,东西各竖有五块古代官员画像碑,他们是由唐及清,历任苏州知州中的十位,其中唐代刺史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被苏州人合祠供奉、尊为"三贤"。这些都体现了苏州人民对清官良臣的敬重与怀念。 在工字殿后殿西次间前檐墙上,有一方清嘉庆二年(1796年)勒石的《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碑。正面镌《重浚苏州城河记》,记载了嘉庆元年八月至次年五月,吴中官绅商民募捐筹款,全面疏浚苏州城内河道的始末。背面绘刻苏城河道图,准确、形象地反映了苏州河道纵横、桥梁密布的水城风貌,对研究苏州城市建设史具有重要价值。 城隍庙现为一路四进,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仪门、工字殿、太岁殿及配套用房,总占地面积为50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907.8平方米。其中的工字殿是全国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明初城隍庙古建筑之一,也是苏州唯一现存较完整的明代早期殿堂建筑。它由前后两殿组成,中间贯以穿堂,平面呈工字形,这种独特的布局别具特色。殿内的建筑结构精巧,梁架、斗拱等工艺精湛,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游历【泉州府城隍庙】 泉州府城隍庙,俗称大城隍,供奉的是唐代泉州知府韩国华。该庙之前是资寿寺故址,明代改为府城隍庙,筑有庙门、前殿、中殿、后殿、规模宏大,大殿柱顶斗拱附有飞天乐伎,庙内原有石塔,石经幢等文物,1961年被评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废,照墙麒麟壁于1973年迁至开元寺西塔广场。 泉州有大小二城隍庙,分别奉祀韩国华、韩奇父子俩,之外还有龙宫城隍庙,供奉的是纪信将军,合称为泉州三座城隍庙。 现大城隍庙,仅剩后殿。前殿及中殿,只是遗址。 城隍之神由来以久,春秋时代有城池,即奉有城隍之神位,城即高大厚实的城墙、隍即没有水的壕沟。城隍之神始于原始时代的祝融,即是火神又是水神。汉代刘邦封爱将纪信为城隍,即是城隍神之始祖也,自此城隍神则开始出现了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汉末三国时期第一座城隍庙出现于芜湖,供奉周瑜的部将徐盛,六朝时期逐渐开始祭祀城隍神,唐宋时城隍之神已经遍布各地,明代洪武帝大封各地城隍,以王、公、侯、伯四等广封天下城隍,自此之后已形成了1472位城隍爷, 北京城隍杨椒山、于谦,南京城隍赤福寿,会稽城隍庞玉,西安都城隍张世杰,三原邑城隍张凤仪、李靖,咸阳城隍周苛,舒城城隍许学宗,定远城隍包拯,澳门城隍张之洞,温州府城隍方伯,桂林城隍张少仪,海丰城隍颜真卿,榆次城隍寇準,台湾台北霞海城隍施琅,平和城隍王维,临漳城隍西门豹,南通城隍英布,九江城隍灌婴,华亭城隍陈文龙,平海卫城隍周德兴,郾城城隍岳飞,义乌城隍戚继光,乌鲁木齐城隍纪永宁,长安全国总城隍邹应龙,太原城城薄昭,庸关都城隍徐达,安微青阳城隍海瑞,兴化城隍陈瓒,桂林城隍庞元,泉州府城隍韩国华,泉州水路都城隍蔡襄,晋江城隍韩奇,清溪城隍詹墩仁,水鬼升城隍邱云端,上海城隍霍光、秦裕伯、陈化成等……还没写完!您知道还有哪些历史人物是城隍爷呢?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