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1
为何今年阅兵定在 9 月 3 日?这才是抗战胜利的真正纪念日! 当不少人还在疑惑 2025 年阅兵为何选在 9 月 3 日而非 10 月 1 日时,其实这个日期藏着一段必须被铭记的历史逻辑 ——9 月 3 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法定纪念日,今年恰逢 80 周年! 🌍 8 月 15 日与 9 月 3 日,差在哪? “终战”≠“投降” 的法律意义 1945 年 8 月 15 日,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 “终战诏书”,通篇未提 “投降” 二字,仅称 “接受联合公告”。这本质上是日本在军事崩溃下的妥协表述,尚未完成法律程序。 9 月 2 日:投降签字,历史定格 在东京湾 “密苏里” 号战列舰上,日本代表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中、美、英、苏等 9 国代表签字见证。这一刻,才从国际法层面确认了日本的战败投降。 9 月 3 日:举国欢庆的胜利日 1945 年 9 月 3 日,中国政府下令全国放假 1 天、悬旗 3 天庆祝;1946 年起,9 月 3 日正式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 年,新中国政府再次明确这一日期,延续至今。 🇨🇳 选 9 月 3 日阅兵,意义何在? 铭记 “首次完全胜利” 的里程碑: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全面胜利,打破了 “亡国论” 的阴霾,重塑了民族自信。 呼应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胜利:中国战场是二战东方主战场,9 月 3 日不仅是中国的胜利日,更是全球反法西斯阵营的共同纪念日。 厘清历史认知的严肃性:以法律程序确认的胜利日为节点,杜绝历史虚无主义对 “投降” 本质的模糊解读。 ⚠️ 那些年被误读的 “8 月 15 日”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短暂以 8 月 15 日为胜利纪念日,但 1951 年便纠正这一表述 —— 因日本宣布投降仅为政治表态,而非法律上的投降生效。正如历史学者所言:“胜利日的界定,必须以国际法文件为依据,而非单方宣言。” 🌟 80 周年阅兵:不止是纪念,更是传承 今年的 9 月 3 日阅兵,将以军威展现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的历史真理。当战机划过天空、方阵踏过广场,我们纪念的不仅是 80 年前的胜利,更是对 “落后就要挨打” 的警醒,对和平发展的坚守。 记住这个日子:不是所有 “结束” 都叫胜利,唯有法律确认、历史盖章的 9 月 3 日,才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真正起点。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