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9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9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41
董宇辉,把直播间变成了和谐社会大讲堂 10月11日晚上,董宇辉在下播前说了一段让每个家庭听了都温暖的话,这段话说得既通透又戳心,没有华丽辞藻,却精准击中了“家”最本质的内核:物质是载体,人心才是归宿。希望大家都去看看这段视频。 “不管多么贵的床,都代替不了舒适的睡眠; 不管多么高清的相机,都留不住青春的流逝; 不管多么昂贵的洗衣机,都不能完全代替人的劳动; 不管多么高级的油烟机,都无法直接给你提供一桌可口的饭菜。 所以,在这些家用的电器,或者是床品,或者是沙发的背后。 永远还是要感谢家里一直付出辛苦劳动的那个人,有的家庭是母亲,有的家庭是父亲。” “一个小的家庭就是一个小的社会主义,小的共产主义,大家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所以讲各尽所能,你时间多可以多做一点,你时间少可以少做一点也行,但不能不做。 你有本事,你多挣点儿钱,我有时间多做点儿活。 你懂教育,多管点孩子,我懂生活,提供点生活的幸福。 好的家庭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给你提供一个永远觉得舒心,放松,安全和温暖的地方。 有的时候人和人之间多一点点理解和尊重,她要的也不是绝对的平等和公平,她要的是一种感受,一种在乎的体验,一种家的氛围。” 董宇辉是老师出身,他用“床、相机、洗衣机”这些人人熟悉的日常物件做引子,先点破“物质无法替代情感与付出”的真相:再贵的家电只是工具,能让家有温度的,从来都是那个默默操持、甘愿付出的人。这种从“物”到“人”的落脚点,瞬间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让“感恩家人”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到一餐一饭、一床一被的真切感知。 董宇辉这段话之所以打动我,正是因为它褪去了说教,用最朴素的观察,唤醒了我们对家庭温暖的感知,也提醒我们:别让物质的便利,遮住了对身边付出者的感恩。 董宇辉的直播间,早已跳出“带货卖场”的局限,活成了一间有温度、接地气的“和谐社会大讲堂” 。他从不用生硬的大道理说教,而是把“和谐”“共情”“责任”这些宏大的社会理念,悄悄揉进了柴米油盐的日常里。 最难得的是,他的“讲堂”没有距离感。没有居高临下的宣讲,只有平等真诚的分享,像朋友坐在你对面,聊着自家的小事,却偏偏能让你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身边的人,进而读懂“小家和睦,大家和谐”的朴素真理。他用带货的烟火气,撑起了价值观的重量,让观众在买一份食材、一件好物的同时,还能带走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体谅,这正是“和谐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