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个时候并不知道我是承担了我母亲的“情感配偶”这个角色,我那时并不理解我当时为何那么痛苦,并不知道我其实被拉入了成人世界的情感纠葛,承担着不属于我那个年龄段的心理负担。 黛西在里面写道:这样会彻底扭曲你对两性关系的认知,你学会的第一课不是爱与尊重,而是背叛与攻击。 那后来我对待亲密关系就出现了这些误区: 1.以爱为名的道德绑架 我过于自我,觉得自己的感受特别重要,当别人看见我的时候,我觉得对方是个好人,当是如果对方忽略我了,我就开始报复,我报复的方式就是不沟通,不表达,你冷漠我比你更冷漠,等到对方意识到我生气的时候,我就是大肆宣扬自己的委屈,这时他就会给我更多,我就像个得吃糖的孩子,屡试不爽,这就是我最初谈的那段恋爱我和我对象的相处模式。他刚开始对我很好,后来因为这种模式逐渐厌烦了,开始失去耐心,对我爱答不理,而我却离不开他了,当然他本身也不是个好人,也是个渣男。 2.在亲密关系里面争输赢 这一点在我和我现在的对象中仍然有这种现象,起因是我最近买了一只小狗,我变得很忙,因为我还要上班,加上小狗可能给我一种归属感,有了情感依托的感觉,我发现我对待我对象越来越没有耐心,比如他下班晚几分钟叫我我等一下,我真的是一分钟都不想等。 还有每次吵架,我都希望他先来哄我,不然我会给他扣上“不在乎我”的帽子,甚至有时候是撇清关系的放狠话,特别像一个孩子。 3.正话反说的表达方式。曾经的我一度非常的毒舌,说话丝毫不留情面,甚至即使对方让我开心了、舒服了,我的表达也带着居高临下的意味。 我本来以为原生家庭这个问题上我已经解脱出来了,但是我发现我在对待关系的模式上,我从原生家庭学习到的,已经变成我潜意识的东西,真的没有那么快的更迭。 比如:对待冲突的方式、对待不同的想法和声音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这些都没有完全逃脱潜意识的操控。 而拥有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不能只依靠当方面的让步与付出,还需要双方共同学习包容与成长,以及健康的经营关系的方式。 我问deep seek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尽快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 它这样回答我:“尽快脱离”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我们需要用“持续进化”来代替“尽快脱离”。真正的进步不是一劳永逸的消除影响,而是当影响出现时,你拥有一次又一次将其识别并引向新方向的能力。 #原生家庭 #读书成长 #女性觉醒 #家庭调解员 #知识分享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9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
00:00 / 05: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3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3
00:00 / 06: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