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47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6: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学术写作太难?这些方法帮你轻松搞定! #毕业创作 搞定学术写作,这些干货别错过! 一、先搞懂:做研究的 “快乐与痛苦” 最快乐时刻:发现问题时,刚好有初步想法、对问题有美好想象,手头还有相关材料 —— 这是做学问的 “黄金起点” 两大痛苦 & 解决办法痛苦 1:校对(耗时 + 忍不住改,曾有书拖 10 年出版) ✅ 解法:设 “强制时间”!比如每周 1-2 次,晚 9 点到凌晨 3 点必须完成,用时间压力倒逼收尾(哈佛半数学生因交不出作业淘汰,按时是关键) 痛苦 2:书写障碍(会研究不会写,觉得内容复杂) ✅ 解法 1:不边看书边写!论文是 “有机体”,要自然协调,每天写一段,不贪多求快,避免内容跑偏 ✅ 解法 2:花 40% 时间 “呈现”!人文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靠数据,英文论文用词错就易退稿,别只把 10% 时间花在写作上 二、写论文必做的 11 件事(核心干货) 保持 “创造性压力”:不太大(不影响思考)、不太小(有动力),找到平衡 要有责任感 + 罪恶感:怠惰、不专注时,用 “罪恶感” 拉回正轨;对研究内容负起责任 选 “有意义的问题”(最重要!)关键:和其他学科相通,像房间有多扇窗,能和其他领域的想法 / 说法呼应 理由:写有意义和无意义的问题,耗时差不了多少,但有意义的问题能让你有兴趣做下去 材料要 “适当集中”反例:有同学研究魏晋南北朝南北人口迁移,史料太多太散,做梦都有人让他别忘自己 ——80% 时间找材料会拖垮研究 别只盯着材料:现在电子数据库方便(几秒找的资料,以前要翻 20 年档案),但要拉高视角想 “材料代表什么”,别钻进去只看细节 关注 “新领域”好处:开创新领域易出成就(诺贝尔奖得主多是领域开创者) 注意:避开 “拥挤领域”,国外已发展很久的领域,再进去收获小 问题分 “多个层次” 看:解释历史现象(或其他研究对象)时,分层次但别太多,避免复杂无意义 形成 “清楚的论证”:先对题目有整体看法再写,别依赖数据库和数据,要有自己的想法 写时抱 “出版的决心”:不是一定要出版,而是用 “出版标准” 要求自己,更认真对待 区分研究、读书、著述:三者是 “三位一体”,别只读书不著述(中研院有学者像 “移动百科全书”,但少产出,难留下成果) 记住 “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光思考不积累、光积累不思考都不行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