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3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这是一场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制定大陆政策,妄图吞并中国,实现其扩张野心。当时日本国力强盛,工业发达,军事装备先进,妄图通过全面侵华获取资源和市场。中国则是抵御日本侵略,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当时中国积贫积弱,但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政治上日本军国主义抬头,急需对外扩张转移国内矛盾;经济上日本资源匮乏,想掠夺中国资源。,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 “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 29 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 29 军奋起抗战。, 日本长期以来的侵华野心和前期对中国东北等地的侵略,积累了矛盾,同时国际上绥靖政策也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为。, 日军指挥官有牟田口廉也等;中国第 29 军军长宋哲元等。, 日军当时在华北有驻屯军约 6000 人,后续不断增兵;中国第 29 军约 10 万人。, 日军装备先进,有飞机、坦克、火炮等;中国军队装备相对落后,以步兵武器为主,重武器较少。, 日军以丰台为据点,向卢沟桥附近集结;中国军队在卢沟桥、宛平县城等地布防。, 初期日军挑衅进攻,目标是占领卢沟桥等战略要地;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保卫国土。, 卢沟桥战斗,7 月 7 日晚,地点在卢沟桥及宛平县城。日军约 600 人,中国军队一个营。战斗中,日军发动多次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与日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最终中国军队坚守阵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双方陷入对峙,日军后续增兵扩大侵略。史料记载中国军队有一定伤亡,日军也有人员伤亡。, 对日本,加快了其全面侵华的进程,但也陷入了持久战的泥潭;对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国内团结一心共同抗日。,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的起点,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关注。 日军战术上有突然性,但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在装备劣势下坚守阵地。日军在指挥上有一定计划性,但低估了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 是抗日战争的战略起点,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成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尊严而英勇抗争。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日战争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并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以下是具体介绍: • 事件背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制定了以中国为主要侵略目标的“大陆政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随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华北,策动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脱离中国版图。至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 • 事件经过: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军事演习。22时40分左右,宛平城东北日军演习方向响起枪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遭中国守军第29军拒绝后,日军遂包围宛平县城。7月8日凌晨4时50分,日军向宛平县城发起攻击,强占宛平东北沙岗,打响攻城第一枪。中国守军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奋起抵抗,吉星文团连续击退日军多次进攻。 • 事件结果:尽管第29军官兵英勇抵抗,但因日军不断增兵,双方力量悬殊,7月29日北平沦陷,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7月30日天津也落入日军之手。 • 历史影响: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演变为全国抗战。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明中国政府的抗战决心。此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展不同形式的救亡运动,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