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脱俗为先的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有位大思想家,那就是来自湖南的王夫之,他被称为“东方黑格尔”,毛主席有一句话:“西方有一个黑格尔,东方有一个王船山。”王船山就是王夫之。王夫之的思想体系涵盖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等领域,核心在于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有人赞誉王夫之是“中华文化史中真正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今天我们来分享王夫之写给子孙的一篇家训——《示子侄》。这篇短短192字的文章,被后人视为“家训经典”,因为它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逐金钱名利,而在于摆脱庸俗习气,培养一颗洒脱而宽广的心。 摆脱“习气”的陷阱 王夫之在《示子侄》开篇就说:“立志之始,在脱习气。”什么意思呢?他说,一个人想要立下远大志向,首先要摆脱那些坏习惯。比如沉迷游戏、懒惰拖延、斤斤计较……这些看似小事,却会让人变得庸俗短视,这样的话,怎能称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对抗物欲:财富不是人生的积蓄 现代社会中,许多人被物质欲望牵着鼻子走,但王夫之在300年前就敲响警钟:“无尽之财,岂吾之积?”也就是说,财富就像流水,你怎么也攒不完。如果被金钱蒙蔽双眼,人生就会变成平庸之辈。 他教育子孙:真正的洒脱,是“潇洒安康,天君无系”——活得坦荡健康,内心不被外物束缚。就像雨后的天空,清澈明亮;又像春天的青山,苍翠挺拔。这种境界,不是靠穿名牌、住豪宅,而是靠读书明理、修身养性。 培养人格:从家庭到社会的担当 王夫之的家训不仅是写给子孙后代的,更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递。他要求后代“戒懒惰、戒自私、戒狂傲”。这种精神延伸到社会,便是“身任天下”的担当。王夫之的子孙中,有人著书立说,有人投身教育。 在浮躁时代找回初心 王夫之的智慧依然鲜活:立志不是空谈梦想,而是从改掉一个坏习惯开始;脱俗不是故作清高,而是在平凡中坚守初心。王夫之家乡的衡阳一中的学生们,每天诵读《示子侄》,把“立志脱俗”融入学习生活。前两天我参加了一位满十八岁的成年礼,这位18岁的年轻人把精致生活与高质量生活作了分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精致生活的根本是在利用社会价值来满足自身需求。高质量生活的人,他们不仅是价值的享受着,还是价值的创造者。为社会作出贡献,与社会紧密相连,这才是高质量的完美体现。“当我看到这里,我非常赞赏这位刚刚成年的年轻人,也为培养这样儿子的父母高兴。我想提示一下成年人朋友,你觉得怎样?也问问自己有没有被“习气”困住自己的脚步
00:00 / 05: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00:00 / 4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6: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