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尤里6月前
小学教室里的女权 💥 第一层:孩子说“老师偏袒女生”,背后其实是表达被忽视、被误解、被不公平的感觉。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强调:“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其社会目标”。孩子表达这个感受,其实是想要获得关注、理解与认同 。我们要做的是:接住孩子的情绪,而不是马上去“评判”老师对不对。 你可以回应孩子:“你觉得老师好像更相信女生,对你有点不公平,是吗?你是不是感觉有点委屈,甚至不敢讲话了?” 这样,孩子会感受到——“妈妈是站在我这边的”,也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 。 🔍 第二层:“女生打头,男生不敢说”——这里不只是“老师偏心”,更是一种性别角色的困扰。 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中提到,孩子从社会中内化性别角色,如果“男孩不能哭,不能弱;女孩就可以撒娇、有特权”这种认知没有被打破,就会压抑孩子的表达,甚至形成压抑、退缩或反叛的行为模式 。我们可以给孩子性别平等的视角,比如:“男生也有权利表达情绪,也该被公平对待。” 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告诉老师你不舒服?我可以帮你一起想办法。” 🧠 第三层:孩子“不敢吭声”,说明TA正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压抑表达”的倾向。而《游戏力》和《正面管教》中都强调:孩子的“沉默”,往往是因为感受到权威的威胁或者缺乏被倾听的经验 。我们可以,角色扮演练习:和孩子模拟“如果老师不相信你,你可以怎么说?我们来演一演。”鼓励孩子记录事件:写下来发生了什么,给老师讲述的时候有理有据。 #育儿干货 #男孩心理#老师偏心怎么办 #家校沟通#妈妈视角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6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5
00:00 / 1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8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