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一杯酒7月前
记录长城记录行走:长城从东向西绵延万里,但从延庆八达岭镇石佛寺村的川字一号台至大庄科龙泉峪之间明朝没有修筑长城,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此往南不到10公里就是十三陵的陵区,明朝的皇帝怎么可能会忘记修这段长城呢? 答案是当然没有忘记,按着古代风水学的原理,陵墓一般要选在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环境。陵墓背后的山为祖山,祖山背后的起始山,为少祖山。祖山之前连接陵墓的山为主山。再往远延伸,为远祖山(或称高祖山)。龙脉连接祖山、少祖山、远祖山。明代皇陵也是按照这样一套理论来选址的,除了天寿山之外,八达岭附近的川草花顶被认为是其中的祖山,如果在两座祖山之间修筑长城,就会破坏了所谓的“龙脉”,断了皇帝家的风水,明朝的皇帝当然不允许了。 因此从“川字一号”台到龙泉峪西山顶之间不但不让修筑长城,还被列为禁山,严禁村民上山砍伐。蓟辽总督刘应节隆庆五年二月奏疏中也曾提到"山陵重地,欲修筑墙墩,以固封守,而风气所关,不便宜作,宜令内外守备,多植树木,以滋保障"。而明嘉靖年间修筑岔道至小张家口、柳沟一线的南山路长城时,朝廷派行钦天监官员来实地考察,来人说:“在九节之外,无伤龙脉,可筑也。后来明朝相继巩固完善了从岔道至四海九眼楼之间的南山路长城。虽然我们不知“九节”有多远,但至少已经超出祖山的范围,伤不到龙脉了。明明距离很近的距离就是因为怕压到龙脉舍近求远又在北边增修了一道长城,历史就是历史我们无法按现在的思维去评判对与错,何况是帝王的陵寝。即使当今时代盖房搬迁也得挑个好日子、初一十五寺庙人满为患……也许就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抖音带你去旅行 #明长城 #十三陵 #九眼楼长城景区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