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0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徐伟忠6天前
气雾栽培:让农业突破土地局限,飞向空间 气雾栽培:让农业突破土地局限,飞向空间 你是否想过,未来农业可以不依赖耕地,在荒山荒坡上种出蔬菜瓜果,甚至让年轻人无需“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能轻松从事农事?气雾栽培技术,正让这些想象成为现实。 它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彻底打破了土地的束缚。不同于传统种植对耕地的依赖,气雾栽培实现了“离地化”生产,能充分利用空间——无论是山区的荒山荒坡,还是城市的立体场地,只要搭建系统,就能种植作物。这不仅为耕地资源紧张的地区找到新出路,更将“耕地”的概念从平面拓展到空间,变得近乎“无限化”。 山区发展气雾栽培,还能额外享受“海拔福利”。根据自然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温度就降低0.6℃,夏季降温幅度更大。这种天然的凉爽环境,恰好适合温凉型作物在夏季生长,让山区农业避开高温短板,找到特色发展方向。 更令人惊喜的是,气雾栽培几乎“不挑品种”。从蔬菜、瓜果、粮食、药材到水果,从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从藤本、灌木到乔木,所有植物都能通过它种植。这就把传统农业中“因品种不同导致栽培方式各异”的复杂性,简化成了统一的生产模式,大大降低了种植门槛。同时,植物根系彼此独立,没有竞争压力,套种、混种、伴生种植都能灵活开展,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随着技术迭代,气雾栽培的效率还在不断突破。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将无人机技术与雾耕技术结合,再搭配“种子包线+缠绕种植”的创新方法,让种植效率飙升:过去一个人一天只能移苗三五千棵,现在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同等工作量,效率提升几十倍。更贴心的是,无人机能实现“培育区”与“作业区”的远程链接——培育场所可远在一公里外,工作人员在工房内就能遥控操作,彻底告别了农业生产“晒太阳、扛辛苦”的传统印象。 成本降低也是它的一大亮点。早期气雾栽培一亩地需投资十多万元,如今已降至两三万到三四万元;若按“立体种植相当于多倍平面面积”折算,每亩实际投资仅约1万多元,比传统种植更具成本优势。而且,气雾栽培能加快作物生长速度、增加种植茬数,通常投资半年就能收回成本,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对于年轻人来说,气雾栽培更是让农业变得“新潮又轻松”。它将农业生产转化为“蓝领化、工位化”的作业模式,无需高强度体力劳动,契合年轻人的工作习惯,正慢慢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农业、投身农业。 从突破土地局限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再到吸引年轻力量#徐伟忠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9
00:00 / 1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