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有姐妹问我生产成本常用的分配方法有那些,尤其是涉及到在产品的?首先你要搞懂3个基础概念:生产成本(比如做面包的点生产面包要用到的料工费),完工产品(可以出售的面包),在产品(就是和好的面团), 下面我按 “简单到复杂” 的顺序,讲 7 种常用分配方法,保证小白也能看懂。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适用情况:在产品数量极少,少到可以忽略(比如自来水厂、发电厂)。 核心逻辑:所有成本全算给完工产品,在产品一分钱不算。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适用情况:在产品数量常年稳定(比如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如羽绒服厂)。 核心逻辑:各月在产品成本固定不变,本月总成本减去固定成本,就是完工产品成本。 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适用情况:材料成本占比极高,人工和制造费用很少(比如酿酒厂、面粉厂)。 核心逻辑:在产品只算材料成本,人工和制造费用全给完工产品。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最常用!重点掌握) 适用情况:在产品数量多、各月变化大,且需要考虑 “完工程度”(比如服装厂、机械厂)。 核心逻辑:把在产品折算成 “相当于多少个完工产品”(叫 “约当产量”),再按比例分成本。 五、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 适用情况:在产品快完工了(只差最后一步,比如包装),和完工产品差别极小。 核心逻辑:把在产品当完工产品一样算,直接按数量比例分成本。 六、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适用情况:企业有准确的定额标准(比如零件尺寸、材料用量固定的机械厂),且在产品数量少。 核心逻辑:先算在产品的 “定额总成本”(按标准算),用本月总成本减去它,剩下的就是完工产品成本。 七、定额比例法 适用情况:定额管理完善,且在产品数量变动大(比如电子厂,零件规格固定但每月半成品数量不同)。 核心逻辑:按 “定额消耗量比例” 分成本(比如材料按材料定额,人工按工时定额)。 怎么选适用自己公司的成本方法就要看你公司的具体行业具体业务,不懂也可以随时可以来问我#制造业联盟 #制造业成本核算全过程 #会计 #财务报表分析 #大学生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
00:00 / 09: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0
人需要工作吗? 人是否需要工作,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现实层面来看,工作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手段。在现代社会,衣食住行都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工作能为我们带来稳定的收入,让我们得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有了收入,我们才能购买食物、支付房租、享受医疗服务等,工作是保障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工作也能赋予人成就感和价值感。当我们完成一项任务、解决一个难题或者为团队做出贡献时,内心会涌起一种满足感。这种成就感不仅仅来自于外界的认可,更源于自我实现的需求。例如,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新的突破,艺术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他们在工作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工作还是社交的重要方式。在工作场所,我们会结识不同背景的人,与同事合作交流,拓展人脉。这些人际关系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能为我们带来新的机会和启发。工作中的团队合作能培养我们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 然而,过度的工作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压力过大、身心疲惫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工作,而是需要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人是需要工作的。工作不仅是获取物质生活的保障,更是实现自我价值、建立社交关系和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和意义。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