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3
🚨嘘嘘警报!宝宝总喊尿尿,别急着喂消炎药! 小孩子经常说:我要尿尿!——半小时跑五六趟厕所,小马桶都快被坐穿了。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完了,尿路感染了!”先别急,儿童尿频的幕后黑手,很可能不是它! 🔍 尿频≠尿路感染!这些“假警报”更常见 确实,尿路感染确实会让孩子尿频、尿急。但真正由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通常会伴随尿痛、尿液浑浊、尿有异味、甚至发热等其他明显症状。 而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尿频只是个“假警报”!最常见的原因其实是: 1.心因性尿频: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孩子太紧张了!比如刚上幼儿园、被家长训斥、看医生之前,心理压力会让大脑产生“虚假”尿意。这是儿童尿频最常见的原因,通常在孩子睡着后症状就神奇地消失了。 2.饮水量/成分改变:喝水量太多、吃了很多利尿的水果比如西瓜、喝了太多糖分高或含咖啡因的饮料,身体会加速排水,排尿次数增多。 3.“小别扭”期的探索:有的小孩子发现,说自己“想尿尿”就能获得家长额外的关注,可能会用这个方式来“吸引家长眼球”,比如二胎家庭里孩子为了争宠。 💊盲目用药?这个风险比尿频本身更可怕! 在没确诊之前就给孩子吃抗生素,是育儿大忌! 1.破坏菌群平衡:滥用抗生素会无差别地杀死孩子体内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可能导致腹泻、真菌感染等问题。 2.催生超级细菌:这是最严重的后果!世界卫生组织(WHO) 多次警告,抗生素滥用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元凶。今天随意用药,可能让宝宝未来真正需要时,药物却失效了。 3.掩盖真实病情:如果尿频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吃再多消炎药也治不好,反而耽误了对孩子心理的疏导。 👩‍⚕️科学三步走,家长不焦虑 对于尿频,我们应该怎么办? 1.先观察,别用药:记录孩子每天排尿的次数、量、颜色,以及有无其他症状。睡觉后还频繁起夜吗?这是判断是否为心理性尿频的关键。 2.找诱因:最近水喝多了?还是生活有什么新变化(如上幼儿园、二胎)? 3.看医生,做检查:如果怀疑尿路感染,做个尿常规检测,必要的时候再做尿培养。由医生根据权威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用药、用什么药。 记住这句话:宝宝的任何异常,先找“因”,再谈“药”。 把专业的诊断交给医生,把耐心的陪伴留给孩子。 #尿频 #尿路感染 #涨知识 #医学科普 #育儿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