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3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3
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0
世上最早的水泥是1796年英国人偶然烧制出来的,由此看来直到清中期以前,中国是没有什么水泥的,既然如此那么古人为何能够搭建出来的房子上百年不倒呢?其一,当时在建造南京城的过程之中,朱元璋的确担心有不少的商人和工人浑水摸鱼,于是在建造的过程之中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每一块烧制的砖头上刻上烧制人以及工匠的名字,这样将来一旦发生什么情况,直接就可以找到对应的责任人。因此,当时的商人和工人都不敢以次充好或者浑水摸鱼,他们只有踏踏实实的给朱元璋建造城墙。其二,众所周知建筑最怕的就是风雨常年的侵蚀,南京明城墙的设计者也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城墙自带“排水系统”,城基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排水洞,墙体顶面也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底部设有水关和涵闸,完全不怕积水的影响。其三,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和考察,发现南京明城墙在建筑之初就考虑到了分段使用不同的材料,比如作为城基、勒脚的部分,就要采用坚硬的花岗岩和石灰岩条石,然后中间部分用片石、城砖、黄土混合夯筑,这种夯土加砖石包裹的实心结构,足以抗住炮火的攻击。 最关键的来了,当时人们使用的“黏合剂”,它的效果可不一般,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灰一分入河砂,黄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匀,经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合土。”其中这个“三合土”,就是糯米汁、羊桃藤汁等混合而成的“超级黏合剂”,它的强度大、韧性好,堪比今天的混凝土。古代虽然没有钢筋水泥,但我们的祖先凭借对自然材料的巧妙运用和不断改进的建造技术,打造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这种智慧实在令人惊叹。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79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