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8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4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Cat📷1周前
去寺庙不是让你求财求姻缘求升学的,不是让你许愿的,是让你发大愿发善愿求智慧的。佛陀是一位导师,而不是神灵。他指示我们离苦得乐的道理和方法,但路需要我们自己走。寺庙是学校,是修行道场,而不是“许愿池”。如果拜佛只是为了满足私欲,那与拜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灵并无区别,偏离了佛法“自觉、自立”的根本。发大愿、发善愿:这不是为了“我”这个小小的个体,而是为了“众生”。例如地藏王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都是将小我融入大我的极致体现。当我们发愿“愿所有人离苦得乐”,我们的心量会瞬间变得开阔,个人的烦恼在这样的大愿面前会显得渺小。这种愿力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求智慧:这是最关键的核心。佛法最终的目的是获得无上的智慧(般若),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即“缘起性空”。有了智慧,我们就能明白:与其求结果,不如去种下正确的“因”(布施、结善缘、努力学习)。心不要执着、粘着在任何事物上。不仅不能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境上,就连“善法”、“大愿”、“智慧”本身也不能执着。在“无所住”的同时,还要“生其心”。生什么心?生清净心、慈悲心、智慧心。不是不生心,而是生了心之后不执着。就像镜子一样,物来则照,物去则空,本身不留痕迹。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发大愿 #寺庙祈福 #郑州大观音寺 #结善缘得善果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92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