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37: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34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76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3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4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9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6
宝藏南音值得去挖掘,南音是中国的歌剧,不是地方小调 这个琵琶,这些闽南的人也带到台湾去。台湾他们叫南管,管乐器的管,南管。湳贯(Nanguan),南管。存在闽南地区的音乐叫什么?刚才我说过:  学生:南音。  教授:南音。到台湾它叫南管。其实是什么?两者是完全一样,南管,南音。一般人不理解的会以为南音也好、南管也好,是地方的音乐,是地方小调。而实际,它是保存中原的古乐,从唐代随著移民到了闽南。闽南这地方山多,交通闭塞,所以把从中原带过来的文化,也比较完整的保留,包括语言,完整保留。所以,如果同学们有志於研究我们中国以前的古乐,古代的音乐,远古我们不敢说,唐代,还有唐以前的时候,唐和后面的宋,南音是一座未开发的宝山。记得这个事,如果将来你有志於从事於音乐的研究,或是将来你去传播传统文化,你的学生有志於去弘扬我们中国传统的音乐,真正的保留古乐的宝山在哪里?就在闽南,现在说的南音。  本来我很担心,没有人去研究它,会失传,非常可惜。要研究南音会碰到一些困难,譬如他们唱的是用闽南语来唱,如果是一个北方的朋友,他不能讲闽南语,他就无法来唱,他就不喜欢它,我不跟你玩了,你这个太难了。因此我很担心,南音会不会有朝一日被人家遗忘?那又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了。我跟同学们提过好几次,孔夫子拿六种教材来教他的徒弟,《诗》《书》《礼》《易》《乐》《春秋》。《乐》,音乐,可见音乐是多么重要。我们现在古乐的流失,是我们传统文化里面六分之一不见了,很可惜。当时六种教材,去掉六分之一,非常可惜。所以值得去挖掘。#南音 #中国 #歌剧 #小调 #古音乐
00:00 / 05: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