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7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5: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6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50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99
这只会下蛋的哺乳动物,一天狂吃四万只蚂蚁! 针鼹(Echidna) 学名: Tachyglossus aculeatus(常见种为短喙针鼹) 纲属: 哺乳纲(Mammalia) 目: 单孔目(Monotremata) 🧬 基本概述 针鼹,又名针刺食蚁兽,是一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新几内亚的特有哺乳动物。 它是地球上仅存的两种会下蛋的哺乳动物之一(另一种是鸭嘴兽),被称为“活化石”,是哺乳动物早期进化形态的代表。 🦔 外形特点 身体长度约30–45厘米,体重2–7公斤; 全身覆盖由角蛋白组成的硬刺,刺间为粗糙的毛发,可起到保温和防御作用; 头部长而窄,呈尖喙状,嘴部没有牙齿; 四肢粗短,配有强大的爪,用于挖掘土壤和觅食; 雄性后肢上有一对小“距刺”,但无毒,仅作装饰或繁殖标志。 🌙 行为特征 主要为夜行性或黄昏活动,行动缓慢但极为灵活; 以蚂蚁、白蚁、蚯蚓和昆虫幼虫为食; 通过极长(可达15厘米)的黏性舌头快速捕食,一天能吃掉约四万只蚂蚁; 没有牙齿,靠口腔内的角质垫和肌肉研磨食物; 遇到威胁时,会迅速蜷缩成刺球,或在松土中快速钻入,仅露出坚硬的刺尖。 🥚 繁殖特征 属于下蛋的哺乳动物; 雌性每次产一枚软壳蛋,约10天后孵化; 幼体称为“puggle”,孵化后留在母亲腹部的“育儿袋”中; 母体无乳头,乳汁通过皮肤渗出,幼体直接舔食; 幼体长出小刺后,母亲会将其藏入地洞中,周期性回洞哺乳。 💡 趣味冷知识 针鼹体温仅约32°C,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低的之一; 它能在摄氏零下环境中进入短期冬眠状态,以节省能量; 虽外形像刺猬,但与刺猬无任何亲缘关系; 针鼹的嗅觉极其灵敏,可探测地下昆虫的微弱气味; 它们性格独居,极少成群出现,是名副其实的“澳洲隐士”。 🌏 生存法则 “慢一点、稳一点、安静一点。” 针鼹靠缓慢的节奏、强大的防御和惊人的适应力,在地球上安然生存了一亿多年。 #动物世界 #神奇动物在抖音 #野生动物零距离 #知识前沿派对 #科普一下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