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1年前
老舍先生北京故居在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故居现已成为纪念馆,每天限制参观人数,可以提前在网上預約。 ‍ 老舍先生故居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是他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的地方,也是他生活居住的地方。故居分为内院和外院,外院是客房和办公室,内院是主要院落,有老舍先生和夫人的卧室、会客厅等。故居内的物品摆放原样,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的音容笑貌。老舍先生在这里创作了多部巨作,最后在这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里并不是很大,占地约是400平米左右,是老舍先生1950年购买的,他在这里住了17年之久。进入大門以后就是外院了,外院北房东边有个屏门可以通往里院,这里就是老舍先生生活居住的主要院落了。进门一座五彩木影壁,木屏风上的福字是他的夫人胡絮青亲手写的,西厢房曾是他女儿的房间,正房也就是北房是老舍先生和夫人居住的房间,还有会客厅。右手边的东厢房,原来是餐厅还有厨房,现在东西厢房都是展览室,而正房已经恢复成老舍先生居住时的样子。南房就是他的儿子舒乙居住的房间,院子里还有两棵柿子树,是老舍夫妇在1953年时栽种的,所以他们也管这里叫做“丹柿小院”。現在正是柿子成熟季,树上密密麻麻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小小的院子挤滿了來拍柿子的攝友。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老舍说,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以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老舍故居 以前,这里被称作”丹柿小院“,因为1953年的春天,老舍夫妇在院子里种了两棵柿子树,每年秋天柿子熟了,就会掉下来,院子里,窗台上都是柿子,所以被称为“丹柿小院”。 🟠老舍纪念馆 后来,这座小院的东西厢房改成了纪念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当年图书照片以和遗物,也展示了老舍先生的生平和创作历程,展览内容分为苦寒童年、糊口四方、成家立业、人方风兩、赴美讲学和人民艺术家六个部分。 现在,树上挂满了黄橙橙的柿子🍅, 可以找个人少的下午, 在院子里感受一下老舍先生的北平之秋。 1️⃣游览预约 🎈【预约】在“老舍纪念馆”👸🏻号上预约,选日期,填个人信息即可 🎈【无预约】🈚预约也🉑进入,需要门口排队登记🖊️ 2️⃣薅羊毛指南 🐏【柿子门票】:在门口可以领“柿子”门票,门票🎫上已经盖好了章,喜欢集章的同学,可别错过❗ 🐏【纪念小册】:语文📚比较厉害的话,可以试试去答题,答好了就可以领联合盖章的活动页,留个纪念很不错! (Ps,遇到题目不会的,可以问问门口的工作人员😆) 3️⃣机位攻略 📸可以尝试以绿叶🍃为背景或前景,拍摄柿子🍅,色彩比较突出 📸柿子树的和屋檐同框,体现出环境感 📸从门内往门外拍,借助窗棂当做前景,营造空间感 📸借助光影💡,有明有暗,这样拍出来主次分明一些 4️⃣其他信息 📍老舍纪念馆 🚇8号线金鱼胡同下步行 📆一般10月中下旬,柿子颜色较好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5️⃣一些tips ⚠️最近打卡的人很多,但院子很小,建议早点来,或稍晚一点,避开人群,但需要注意下午4点半就不让进了,大家把握好时间。 ㊗️大家都能拍到好看的柿子,每个人都柿柿如意🧡 #老舍 #老舍故居 #老舍纪念馆 #丹柿小院 #在胡同里遇见北京的秋天 #秋色漫山海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3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2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5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