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金刚经》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的核心是破除“度众生”的相,阐明如来虽度化无量众生,却无任何众生被度化,因众生本质皆为“空相”。 一、核心内容(原文要义) 佛陀对须菩提言: 1. 如来宣称“我当度众生”,实无众生可度。若认为有众生被度,即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2. 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无法理解佛陀所言要义。 3. 如来所说之法,不可取、不可说,非实非虚,需离一切“相”而悟。 二、核心释义 1. “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的含义 并非否定度化众生的行为,而是破除“能度者(如来/自己)”“所度者(众生)”“度化之事”的实体执着。众生本质是“五蕴皆空”,无固定不变的“自我”,故度化只是因缘和合的过程,并无一个真实的“众生”被“拯救”。 2. “如来无法可说”的本质 佛法是引导众生觉悟的“工具”,而非固定不变的“真理实体”。若执着于“佛法的文字相”,认为有一个“实有的法”可学、可说,便偏离了佛法“离相破执”的核心。 三、对现代人的启示 1. 做事不执“果” 付出时不执着于“必须得到回报”,帮助他人时不执着于“对方必须感恩”,以“无所住心”行事,减少功利心带来的焦虑。 2. 认知不执“相” 看待事物(如成功、失败、他人评价)时,不被表面的“标签”束缚,明白一切皆处于变化中,避免因执着于“固定认知”而陷入痛苦。 3. 学习不执“形” 无论是学佛法还是其他知识,不执着于“文字表面”,更要领悟背后的核心逻辑(如佛法的“破执”,知识的“应用本质”),避免“死读书”“教条化”。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2
珂姐姐3天前
《女人“自我托举”的力量有多强 ---无所畏,有所为》 从2024年“回望10月”的沉郁与挣扎,到2025年此刻的清醒与坚定,我清晰地知道,我用一整年的时间,在心灵的废墟上,完成了一场艰难的“自我托举”。 “无所畏”—— 一年前当我把事业放下,把所有的一切放下,展开了一段非常漫长与痛苦的自我旅程,带着恐惧出发,重建自己。我知道放下事业与过往,踏入那段“痛苦的自我旅程”。这需要的不是一时的勇气,而是持续的、近乎悲壮的决绝。其实“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判断有些东西比恐惧更重要。”当我知道判断 “重建自我”比安稳表象更重要,于是便无畏了。这不是莽撞,这应该是清醒后的选择。 “有所为”——今天我会试着将“有所为”锚定在“此刻、当下、未来”。去完成觉察,疗愈,爱,丰盛,和绽放。我不再执着于控制遥远的人生剧本,而是专注于雕刻自己当下的生命质感。我想处理好“向内走”、“减消耗”、“勇敢走”这三件事。人际关系向内走,收回能量,停止在外部镜子里寻找自我碎片。减少自我消耗,读书滋养打开认知,让新思想得以生根。勇敢走出去体验,也用身体去验证:“世界,我可以再次踏入。” 女性身体的枷锁其实是可以被挣脱。波伏娃已经给出了答案:女人不是先天的,是后天形成的,我们不是天生的“弱者”,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强者”。当你不觉得自己弱,就要用强者的思维去判断”去探索,去选择时,你已经夺回了定义自己的权利。 一年前,我在至暗时刻中捕捉爱的微光;一年后,我自身已慢慢成为光源。这份从“被动承接受苦”到“主动选择重建”的转变,也是我想交付给40岁之后人生最硬核的答卷。 “无所畏”是过去的选择,“有所为”是此刻与未来的方向。这本身就是最深刻的成长——从破釜沉舟的“弃”,到心有所属的“为”。我想继续站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里。这一次,不再只是“闪闪发亮”的愿望,我想成为那个“迷人”的光源。这人间归途尚远,但我想做自己最可靠的归途…… #时光煮雨岁月缝花 #烟火人间事事值得也事事遗憾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8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6: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