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红军长征时,有很多地方都能选,为什么目的地会选择在陕北呢?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由于总体战略和临敌指挥上的失误,在敌人近百万人的压迫下伤亡巨大。 为了能保存革命火种,长征势在必行。 长征实则是进行被动的战略转移,最终的目的是要生存下来。既然是战略转移,那么就要有个最终的目的地。而目的地的选择,决定着红军未来是否有一个稳固的后方。 而当时的党中央选择了距离江西瑞金很近的湘鄂地区,而目的地定在这里,是当时的一个最优选择。 清政府覆灭后,华北地区的几大军阀陷入混战,而且和南方有长江天险阻隔,红军很难在那里建设稳固的根据地。而东南地区,当时则是国民党的地盘,给红军的军事压力最大,向那里发展不现实。只有西南和中南地区,军阀的整体实力不强,红军以自己的战斗力,可以博得一个发展的机会,并且湘鄂地区本来就有革命基础。 红2、红6军团已经在当地打开了局面,往湘鄂地区发展,对于红军来说可以事半功倍。 往湘鄂地区转移,实在是太有优势了。但发动第五次“围剿”的蒋介石,也早猜到了这一点。 于是,在湘江岸边,红军果不其然,遇上了数倍于己、并且有大炮飞机助阵的国民党军队。 激战之下,红军七八万人的军队,最终只有三万人左右渡过湘江。 (长征一篇,长征二篇待续)#内容启发搜索 #品牌历史 #瓜子 #民族力量 #清醒认知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01
00:00 / 2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14: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76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0
00:00 / 24: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