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别过度恐慌。 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别过度恐慌。10月10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全线大跌的行情让不少人揪心,对此到底该怎么解读?后续又该关注什么?我从四个方面说说看法: 一、美股下跌和恐慌从哪来。当天美股跌得挺猛,像英伟达这类科技股跌得尤其明显,衡量市场恐慌的指数更是一天涨了30%多。其实恐慌的直接原因是懂王声称要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大家都担心关税战失控拖累全球经济,企业赚钱也会受影响,所以纷纷避险,美股自然暴跌。 二、中美关税谈判复杂但不用悲观。可中美关税战形势一度紧张,从今年4月开始,双方谈判就挺复杂,贸易量也有所下降,但其实谈判还有不少余地。而且关税战对两国经济的实际影响,并没有市场担心的那么大,后续还得看谈判的推进节奏。 三、美股下跌早有“伏笔”。美股下跌不只是因为关税的外部影响,美股自身也藏着风险。从2020年开始,美股一路涨不停,还多次创历史新高,估值早就偏高了,跟A股比起来更是贵了不少。长期单边上涨积累了不少泡沫,这次下跌其实是风险释放,也是市场对过高估值的正常修正。 四、其他资产的情况也得留意。美股波动的时候,比特币因为本身风险高,跌得很厉害,有些加了杠杆的投资者直接爆仓;黄金倒是靠避险属性涨了,但现在价格已经不低了,后续能不能再涨得谨慎看;原油则是因为大家担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会减少,再加上供需关系调整,价格也跌了。 特别提示:上述公开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黑色星期五
00:00 / 09: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7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10月10日特朗普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动荡。美股、加密货币、欧洲股市普遍大跌。 在此背景下,A股短期难免承压,我们是去是留? 其一,美国关税历来“雷声大雨点小”。 复盘来看,特朗普4月推出的“对等关税”实际影响有限。 从实际征收额看,8、9月美国关税收入仅略高于7月,并未显著增加。双边谈判下,美国对多数贸易伙伴的关税执行力度大幅打折,仅中国商品被严格征税。此外,美元走弱推高全球贸易单价,对冲了贸易量下降的影响。 更关键的是,中国通过间接贸易大幅规避了美国关税压力。中美贸易数据差异自2025年4月以来持续扩大,显示大量商品经第三国转口进入美国,削弱了关税的实际冲击。 其二,特朗普大概率仍会在“最后关头退缩”。 美国经济与通胀形势不支持长期维持高关税。 通胀是选民关注焦点,若对华关税全面执行,美国消费者面临的综合关税税率将从18%升至近30%,核心PCE可能显著上升,尤其影响中低收入群体,不利于特朗普选情。 历史经验表明,美国难以承受对华全面加征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2018年贸易战中,消费品大多获得豁免。 其三,关税难以将中国排除出全球产业链。 中国制造业已形成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 尽管美国加征关税后,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并未“脱钩”,而是出现供应链“空间转移”。越南、墨西哥等国对美出口增加,但其对中国中间品的依赖反而加深。 从价值链角度看,2023年美国进口中的中国增加值份额为17.7%,仅略低于2017年的19%,显示中美经贸联系依然紧密。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球中间品的重要供应国,占比约35%。 其四,美国内部矛盾可能拉长博弈周期。 目前,美国政府因预算争议再度关门,两党在医疗支出等问题上僵持不下。参考历史,关门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特朗普很可能通过对华强硬转移内部矛盾,导致博弈过程更加复杂。 基于以上分析,我大概的判断是: 第一,冲击程度将远小于4月。 中国在半导体、AI、稀土等领域持续突破,军事实力提升,地缘影响力增强,证明贸易战难以动摇中国基本盘。 第二,继续看好贵金属与自主可控产业。 第三,可以在10月13日开盘先清仓避险,但后建议越跌越买。#a股 #股市 #中美博弈 #投资#黄金
00:00 / 1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
00:00 / 07: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23
00:00 / 09: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