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探航为什么这些题目能拿特等奖? 江苏省教海探航本届征文竞赛以“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积极推进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探索数字赋能创新性教学”“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等相关工作领域,确定参赛具体选题,自拟题目撰写稿件。 “跨出”语文学科 “跨回”素养融合 “活教研”赋能:“三大神器”助推“活教师”专业成长减法:美学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偏见及其消减 多维融合:小学非纸笔测评的“历时化”新样态-以小学语文非纸笔测评为例 理·设·通:“词句段运用”命题的动因与路向 榜样:5-6岁幼儿思维可视化的教育路径探究 解锁幼儿园区域游戏支架板的“支架公式高中数学教材问题情境的版本比较研究以苏教版与人教A版为例 优质教育资源充分供给与合理配置的策略研究基于连云港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逻辑进阶:教育戏剧融入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政课育人的进阶之路探究 求全·重联·思变:数学问题境脉提炼的实践进路 逆向设计:创新驱动下的殊途同归--音乐学科“创意实践”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系统思维视域下“数量关系”主题的意义构建-以 “乘法模型”的整体认识为例#教海 #教海探航 #教海探航论文 #教海探航征文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6: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83
教育强国纲要第26条该如何落地,中小学校领导须知 202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其中第26条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具体应用方向,其核心思想并非简单地将AI作为工具,而是将其作为推动教育体系整体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它涵盖了技术、人才、教学、管理和安全等多个维度6大方向,我们认为中小学可以从以下4个层面去贯彻落实。 1. 制定AI融入教学的规划与策略 学校管理层应认识到,AI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的关键要素。校长和管理团队需要制定详细的AI教育发展蓝图,明确AI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中的应用目标和路径。这包括: 课程体系的升级: 不仅要开设信息技术、编程或人工智能等课程,更要思考如何将AI融入现有学科。例如,在数学课中使用AI工具进行个性化练习和诊断;在语文课中利用AI辅助写作和阅读分析;在科学课中模拟复杂的实验过程。 硬件与平台的建设: 逐步建设支持AI教学的基础设施,如配备高性能计算机、部署教育云平台、引入智能教学软件等。 2. 提升教职工的AI素养和能力 AI赋能教育,首先要赋能教师。教师是AI技术落地应用的关键。 系统性培训: 学校应定期组织针对性的AI素养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不仅限于工具操作,更要包括如何利用AI进行备课、布置个性化作业、分析学情数据等。 鼓励创新应用: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探索AI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并将优秀的实践案例在校内分享和推广。同时,应允许教师在初期探索中犯错,营造一个开放、支持性的氛围。 转变教师角色: 引导教师将重心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情感陪伴者”。让AI承担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释放教师的精力,使其能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启发式教学和个别辅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3. 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核心能力 面对AI时代,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核心能力比单纯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学会与AI协作: 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负责任地使用AI工具进行学习和创作,而不是依赖AI。例如,利用AI进行信息检索、辅助写作、生成艺术作品,但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考和二次创作。 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是AI难以取代的、人类独有的高阶能力。 #人工智能 #AI智绘教室 #智慧教室 #ai通识课 #中小学教育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