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63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5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2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平时相处很愉快,但只要你不主动联系,他就永远不会找你。心理学上,这叫做“失望性情感隔离”,是回避型依恋的典型表现。 这类人看似适应力强,和谁都能相处,实则内心筑起高墙。他们不是不想亲近,而是不敢——童年时期爱的缺失,让他们形成了“与其被抛弃,不如先疏远”的防御机制。 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委屈时无人撑腰,难过时没有拥抱,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我不需要任何人”的生存策略。他们像野草一样顽强自生,却忘了花朵也需要阳光雨露。 最痛苦的是,他们内心其实渴望被爱:既向往亲密又害怕束缚,期待关注又抗拒靠近。当有人示好时,第一反应是逃跑,典型的“你可以喜欢我,但别指望我回应”。 要改变这种模式,首先要识破心理防御的谎言。我们总在收集“看吧,果然会被抛弃”的证据,却选择性忽视那些温暖的瞬间。打破认知牢笼的关键是:你的过去不等于你的未来。 试着做三个小改变: 1️⃣ 记录那些被爱的瞬间 2️⃣ 主动表达一次需求 3️⃣ 相信'有人会为我停留 真正的独立不是不需要别人,而是敢爱敢离开的勇气。 "如果你正在看这段视频,无论你是这样的人,还是爱着这样的人,请相信: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让改变从这一刻开始。"#自我成长 #原生家庭 #女性智慧 #心理学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