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岳飞传>有感》 岳飞,一位杰出的将领,他的故事传颂千古,令人感慨万分。《岳飞传》这本书,以生动的文字和丰富的情节,展现了岳飞的壮丽人生。 岳飞出生在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他从小就立志报国,勤奋习武,练就了一身绝世武艺。成年后,他投身军旅,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勇气,屡建战功,成为了南宋的抗金名将。 岳飞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他面对金军的强大压力,毫不退缩,坚决抵抗。他率领着军纪严明的岳家军,与金兵进行了多次激战,屡战屡胜。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不仅令敌人闻风丧胆,也让他的部下对他忠心耿耿。 然而,岳飞的忠诚与正义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遭到了朝廷的猜忌和奸臣的陷害,最终被冤杀。他的死,让人痛心疾首,也让人对那个时代的政治黑暗深感愤慨。 读完《岳飞传》,我被岳飞的精神所打动。他的忠诚、勇敢和坚定,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同时,岳飞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正义的力量。尽管他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的名字和事迹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岳飞传》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传记,更是一部关于人性、正义和勇气的赞歌。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人物的辉煌与悲壮,也让我们反思历史,珍惜当下。在今天,我们应当以岳飞为榜样,秉持正义、勇敢前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而努力奋斗。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历史的照妖镜》:照亮人性的十四张面孔,为何说宋高宗比金人更恨岳飞? 🪞 本书以岳飞之死为引,串联起从三国至清末的十四位历史人物,展开关于人性、权力与命运的深度对话。 岳飞之死:一场由皇帝主导的“内部清算” 🗡️岳飞的悲剧,从来不只是战场上的失利,而是由宋高宗赵构亲手策划的政治谋杀。金人提出“必杀飞,始可和”,只是给了赵构一个顺水推舟的借口。 于是,十二道金牌召回,一年之内,从解除兵权到冤死狱中,岳飞在供状上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血字,既是对苍天的控诉,也是对黑暗皇权最无力的反抗。 张邦昌:乱世中的“替罪羊”还是“止损者”? 本书并未简单将张邦昌标签为“汉奸”。金人攻入汴京,要立傀儡皇帝,满朝文武竟一致推举不在场的他。继位后,他减税、停止搜刮,尽力维持秩序,甚至最终还政于赵构。 在汴京最黑暗的时刻,真正试图保护这座城的,不是徽钦二帝,也不是远逃的高宗,而是这个被逼上位的“叛臣”。历史的讽刺与人性的复杂,在此刻淋漓尽致。 狄青、戚家军:武将的宿命与集体的悲剧 🛡️ 狄青战功赫赫,却因出身行伍,在文官集团中如履薄冰,最终郁郁而终。他像岩石缝里长出的杂草,越努力越刺眼。🌱 而“戚家军”比“岳家军”更惨。岳家军因领袖被冤杀而解散,戚家军则在蓟州兵变中被自己人屠戮,浑河一战全军覆没,彻底成为历史尘埃。 于谦凭一己之力为大明续命二百年,最终却落得“忠心义烈,与日月光”的盛誉与含冤而死的结局。 韩侂胄与文天祥:两种“平反”与一种气节 📜 韩侂胄北伐前,率先为岳飞平反,追封鄂王,将秦桧谥号改为“缪丑”。 而文天祥的死,不是悲剧的重复,而是气节的升华,成为南宋最后的绝响。 司马昭与刘鹗:镜子的另一面 书中引入司马昭这类彻底颠覆“忠君”概念的人物,与岳飞形成极端对比。 清末的刘鹗,以《老残游记》谴责社会,以《铁云藏龟》开创甲骨文研究,兴水利、修铁路、办赈灾……却被构陷流放,死于戍所。历史的照妖镜,照的不仅是政治人物,更是每一个在时代洪流中试图有所作为的灵魂。 📖历史是一面永不蒙尘的镜子。 🪞这本书的深刻,在于超越忠奸的二分。十四张面孔告诉我们:历史从不简单重复,但人性永远相通。皇权猜忌、文官倾轧、武将悲歌……相似情节在不同朝代一再上演。这面“照妖镜”,照见过去,也照见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光暗与抉择。✨#读书 #读书成长 #历史知识 #读书分享 #读书成长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5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0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4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