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75
帮助儿童形成正确健康人格,解析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 #教育 #家长必读 #亲子教育 #家长课堂 #家长必看系列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爱刨根问底的教育科普小伙伴~🌱 今天咱们要钻进阿德勒爷爷的《儿童教育心理学》,聊聊两个超重要的问题:养孩子到底要“养”出什么? 还有——爸爸妈妈和老师们,可能在哪件事上悄悄踩了坑? 你知道吗?阿德勒爷爷说,真正的教育目标不是“考100分”,而是让每个孩子心里长出一棵“小太阳树”🌳: 1. 树根要牢牢抓住“我属于这里”的安全感(比如在家庭和学校里不被忽视); 2. 树干要长出“我能帮上忙”的力量感(比如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而不是靠哭闹或讨好); 3. 树叶要飘着“我关心别人”的温暖感(比如看到小伙伴摔倒会主动扶起来)。 但现实里,大人们常常不小心“浇错水”: ❌ 父母可能总盯着“别人家孩子”,让自家娃觉得“我只有考第一才配被爱”; ❌ 老师可能用“罚站”“请家长”对付调皮鬼,却没发现孩子只是想喊一句“快看我呀”; ❌ 学校可能把“听话”当金标准,让爱提问的小脑袋以为“打破砂锅问到底是错的”。 别担心!阿德勒爷爷给了超实用的“护苗指南”:比如用“你今天主动收拾玩具,妈妈觉得你像个小管家”代替“你真聪明”,让孩子看见努力的价值;比如蹲下来问“你刚才发脾气,是不是觉得弟弟抢了你的画纸呀?”,让情绪先被接住,再学管理。 我会用情景剧演一演“错误教育现场”,比如爸爸吼孩子“再哭就不要你了”时,孩子心里的小乌云怎么飘起来;也会用动画画一画“正确打开方式”,比如老师夸学生“你帮同学捡铅笔,这个举动特别暖”时,孩子眼里的小星星怎么亮起来~ 如果你也好奇“怎么让孩子从‘怕犯错’变成‘想试试’”,或者“二胎家庭怎么让老大不觉得被冷落”,记得点击关注,和我一起带着问号追答案!下一期咱们聊聊“出生顺序藏着哪些小秘密”,说不定能解开你小时候的某个小困惑呢~ 记住哦: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咱们的任务不是把他磨成标准的“圆石头”,而是当懂他的“阳光雨露”——让他在安全感里扎根,在被看见的土壤里,慢慢长成他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段文案延续了“知识开胃菜”的轻松基调,用种树比喻教育目标,错误案例场景化,结合阿德勒核心观点又保持趣味互动感。需要调整案例细节或增加具体教育方法可以随时告诉我呀~
00:00 / 1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